她在父亲面前装成乐观坚强、独立自主的模样,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蜕变期和敏感期,迷茫、焦躁、脆弱的情绪如影相随,无人可以帮忙排解。
初中时她虽然也住校,但父亲每周末都会来陪她,即便有时候周末没空,她也不会难过。因为父亲的存在就像定军山,她知道只要她需要,山便会在那。
可如今,她看不到山了。
沈凤明是个优秀上进的女孩,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读书,既能转移注意力,也能实现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考入华国最好的大学。
然而有时候,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结果。小学到初中都在乡镇学校的沈凤明,在进入全省最好的女子学校,面对如云高手,愈发觉得吃力。
起初,她勤能补拙,每夜都借着浴室未关的灯通宵达旦的背书,也的确让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
但一到关
键考试,其他平日里讨论文学、艺术却懒得做练习卷的聪明女孩便开始发力,她的名次不停下滑,从班里前两名一直滑落到第十三名。
在凤梧女校,即便是班上第十三名的成绩,也能轻松考入华国最出类拔萃的一批名校。
可自小习惯第一名的沈凤明,很难接受这般落差。
她愈加刻苦,睡觉时间越来越晚,精神状态越来越糟,成绩不见提高,反而继续下滑。
她处在崩溃的边缘。
有一天夜里,她在自习教室熄灯后回宿舍,途经操场时,听到草坪里两个艺术班的女生谈笑风生。
“你专业成绩那么好,担心什么呢”
“我文化课不行,专业考过了,结果文化课考试不过,不也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是有保送和加分的名额吗,你可以去争取啊。”
“那才几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好吗”
“你可以去向镜灵许愿啊,我听说,西翼楼的镜灵非常灵验,心想事成呢。”
“你几岁相信那玩意”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沈凤明不知为何,就将这段对话记在心底。
在又一次考试滑铁卢后,她结束晚自习,朝西翼楼走去。
西翼楼是女高里艺术生的地盘,平日其他学生只有一周一节的音乐课才会来这栋校园最边缘的小楼。
夜晚的西翼楼轻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沈凤明没有手电筒,更没有手机,不敢走得太深,只沿着最左侧的阶梯走到二三楼连接的平台,她看到了第一面镜子。
她对镜子说“镜灵,你可以让我的成绩提高一些吗”
无人回应。
她自嘲地笑了一声,觉得自己真是有病乱投医。
可就在她转身的瞬间,镜子亮了。
她震惊地转头,发现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男人,长相儒雅,很是眼熟。
她想了一会,小心翼翼道“刘刘主任”
镜中的男人,分明是教导处主任刘毅成。
男人笑笑,镜子,或者说一面玻璃被推开,男人从镜中走出来。
沈凤明这才看到,墙内竟然有一处一平方左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