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弯岛被康熙彻底收复,荷兰失去了这个殖地,也失去了不少借着郑氏海盗得来的利益,于是打算报复回来。
这传教士的父亲确实是俄国人,母亲却是荷兰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生活在俄国,所以一口俄语毫无破绽。
荷兰许了极大的好处,这传教士才会铤而走险到大清来偷棉籽。
荷兰的耕种面积更小了,根本不可能种棉花,它却可以转手高价卖给欧洲其他地方,赚个盆满钵满,还顺道破坏了大清这个棉布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尤其大清刚经历了大地动不到一年,到处赈灾,真是国库最空的时候。
这不就是趁着他病,要他命了吗
其他地方大面积种下棉花,然后纺织出棉布来,这就跟大清抢了不少生意了。
像英吉利和法兰西的纺织技术比欧洲其他地方都要好,还不断在改善,如果能偷到大清的纺织机器图纸,自己制造机器天价卖给英吉利和法兰西,荷兰也就赚翻了。
沙皇看过口供后,感觉这荷兰想得是挺美的。他转头暗搓搓派了使者过来,把侍从的口供誊抄了一份给康熙。
康熙收到口供之后有些意外地挑眉,他确实猜到俄国的耕地不多,最近又因为互市的关系,跟大清的关系不错,没必要撕破脸,更没必要做这种事。
不过他自己调查就太麻烦了,还不如交给沙皇来,又能趁机压低羊毛的价钱,简直是一石二鸟。
果不其然,沙皇的手段还是很不错,转眼就从传教士的侍从那边撬开了他的嘴巴,供出了幕后黑手来。
居然是荷兰,有点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个国家之前是海上帝王,如今已经渐渐年迈,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因为失去弯岛,还恨起了康熙,他们才会暗地里做这样的事。
还别说,真的被传教士偷走棉籽,然后到处卖,回头很多地方都种上了,又能纺织出棉布,对这边的棉布买卖的冲击确实很大,甚至能抢走一半以上的生意。
想想如今的主顾,除了扶桑国这个耕种面积小的地方,以及俄国这个耕种时间不长的国家,欧洲不少国家都适合种。
英吉利早早察觉到科技的好处,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纺织业比其他国家要更加先进一些。
法兰西也跟进了,毕竟看这棉布的销量,谁能不心动呢
他们的纺织技术如今还不如顾凝宸提早弄出的纺织机厉害,却也比其他国家要先进,加大投入后,就能抢走不少生意,不必只跟大清做这个买卖。
荷兰这一招如果成功的话,真是损人又利己
康熙接连下令,让当地有棉花田的地方都要加派人手来巡逻,防止有人偷走棉籽,然后用种子偷种。
他还让各地派小吏在城门口跟百姓说利害,百姓很多不识字,小吏就一遍遍解释,也让百姓知道这其中的严重性。
小吏刚开始是从头说,说得口干舌燥,百姓还是一脸懵懂。
最后他就索性精简再精简,简单粗暴说如果棉籽被偷了,他们棉花卖的价格就低了,家里有人去工坊做棉布,工钱也要跟着少了
百姓一个个立刻明白,大道理不懂,但是要动到他们进口袋里的银钱,这就绝对不行
都不用差役来巡逻,百姓们自发组了队伍,白天让老人或者妇孺来回巡视,防止陌生人靠近棉花田,晚上就换成差役或者精壮男子来巡逻。
这样一来,各地的棉花田被防了个彻底,其他想要动手脚的都无处下手,只能不了了之。
纺织工坊也是被重视的地方,附近来回巡逻的差役也更多了,又大门紧闭,里面的人不能随意出来,也要警惕外边的陌生面孔。
织工和家里人更怕丢了这份好差事,大多没什么事就不回家,家里人都挺支持的。
一时风声鹤唳,还真抓到了不少偷偷摸摸想要靠近棉花田和纺织工坊的人,都被一网打尽。
顾凝宸感慨果然人多力量大,光靠差役盯着的话,人手不够是一回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日夜不停巡逻,换做谁都撑不住,很容易因为疲倦而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