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副将一副惊恐模样。
李景隆倒是淡定的很,他问,“如此看本将军做甚,你是觉得本将军原就是燕王朱棣的细作”
李景隆问的如此直接,倒让副将不知如何作答。
“你看,你都如此觉得,那陛下更是认定了我是细作,即便本将豁出命奋勇杀敌又有什么用。”李景隆叹气,“与其被当做乱臣贼子,还不如投靠燕王朱棣,死也死在北伐的战场上。”
此时此刻,他竟然理解燕王朱棣为什么造反,不得不反,不反就是死。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可走了。”李景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副将错愕的张着嘴,无力反驳,毕竟他们皇帝陛下的心声他也看过了,打败仗就等同于叛徒。
当下局势,不败也难,毕竟对面可是战神燕王啊,把鞑靼和瓦剌都打的落花流水的燕王,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方太强的燕王啊。
“将军,你等等我,我,我也走。”副将想了想,要不他也跟着走吧,留下来也打不过燕王,到时候败了还得被当做叛徒。
将军说的对,与其在大明朝内耗,不如跟着燕王朱棣打外族去
此刻,已经被关押的徐辉祖还在纠结,到底反还是不反。
徐辉祖和朱棣的关系不一般,徐辉祖的父亲是开国功臣徐达,而徐达则是朱棣的老丈人,这么算起来,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
但徐辉祖可没因为自己是朱棣的大舅子而对朱棣心软,在他的心中只有朝堂
在这次白沟河之战中,正是徐辉祖掩护李景隆撤退,若不是徐辉祖,明军可以要全军覆没。
可如此功劳的徐辉祖却因他和朱棣的关系,被朝堂重查,甚至比大将平安更为严重。
徐辉祖自认为对朝堂一片忠心,不想却换来如此结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朱允炆只是下令严查,但是命令传到下面就变了质,成了只要和燕王朱棣有关系之人便捕之
所以大将平安和徐辉祖成了首要目标,明明二人没做什么,却已然成了燕王朱棣的细作,大明的罪人。
甚至已经有文官上书弹劾二人,并列举出两人的罪状。
正在徐辉祖纠结的时候,外面的大锁被平安和盛庸一起砸开了。
光线照进屋子,徐辉祖抬头看向二人。
“徐将军,你要不要一起走。”大将平安开门见山问道。
“我”徐辉祖还在纠结,“你们都要去投靠燕王朱棣”
“如何都是大明江山,不如拥护明主,不让大明成为第二个大宋。”盛庸道。
“徐将军,你想想当年的岳飞岳将军。”平安道。
如神迹所述,目前明惠帝朱允炆的操作和当年大宋如出一辙,如此帝王即便手下有再多强兵强也无用。
当年的岳飞,当年的文天祥不都如此么。
“大明江山。”徐辉祖喃喃道。
明朝的情况与宋朝不同,要说接近则更接近于唐朝。
“自己人打自己人,何必呢。”盛庸道,“若咱们齐心合力,定能踏平漠北”
想到神迹所述的未来,盛庸不自觉的激动起来。
为将者,谁不想抵御外敌,如同当年的霍去病
“徐将军,你走不走”大将平安问,“你可是燕王的大舅子,定跑不了。”
平安知徐辉祖的实力,这样的将才不跟着明君太可惜了。
“好。”徐辉祖最终下定决心,他反了
“等我一会,我想去找找铁铉。”徐辉祖还想拉一个人。
“铁将军已经在收拾粮草。”
盛庸和平安二人来徐辉祖这之前先去了铁铉那。
到此为止,李景隆麾下的几位副将都已决定要造反,投奔燕王朱棣。
在大营门口,他们几人遇到了李景隆。
气氛有那么一丝丝诡异的尴尬。
除了几位大将外,士兵们全部带着粮草投奔燕王朱棣。
“粮草就不要带了。”李景隆先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总归君臣一场,彼此留点情面。
其实带不带的都无所谓,反正无人镇守,燕君迟早要来拿的。
燕军营
“大王,李景隆率大军投诚。”副将张玉来报。
正在看地图的朱棣一愣,显然没想到李景隆会投降,按照神迹所述虽然李景隆最后为燕军开了城门,但是在此之前还是坚守的。
“他带了多少人马。”朱棣问。
“回大王,朝堂的所有兵马”
“多少”朱棣又问了一次。
“全部军马。”张玉回。
朱棣楞住,他是想过会有人来投奔自己,但是没有想到会是全员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