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这和咱的岁币差别也不是很大吧只是比咱们大宋有面子些。”赵匡美道。
“大明的皇帝不至如此。”赵德芳觉得如此宏韬伟略的大明皇帝朱棣定不会只为了面子。
就像神迹之前说的,明太宗朱棣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定下战略,震慑了帖木儿帝国。
如今又不惜下血本让万国来朝,怎么可能只为了面子工程。
虽然前期明朝是赔本的,但只要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的贸易体系,还怕赚不到银子。
“瞧你对大明皇帝如此自信,你对你爹都没这自信。”赵匡美以开玩笑的口气道。
“父皇自然也是极其厉害。”赵德芳朝着赵匡胤,一脸真诚。
不说以前他爹怎样,如今他爹决定是一代明君
除此之外,明太宗朱棣还会给这些进贡的藩国回赐铜钱。
例如永乐四年,明太宗朱棣就给日本的国王和王妃赐铜钱15万贯,来的使臣也会赐予他们铜钱万贯。
综上所述,来明朝进贡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像倭国日本当年为了争向明朝进贡,内部的两波势力都打了起来。
路人甲:明太宗朱棣在军事上的才能怎么不分到经济头脑上。
路人甲:这哪里是万朝给大明上贡,明明是大明给万朝上贡。
朱棣
此时,国库的账本也呈了上来,平日这些都由朱高炽一首掌管,朱棣基本不过问。
朱高炽做的不错,总之没让朱棣这个当爹的缺过银子。
说完了朝贡体系,咱们再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开销。
首先是造船的费用,如此吃水的海船需要从云南等地运输大的木头,且还需要大量的生漆等来处理木头。
之前咱们也说过大明的漕运,经常堵塞,可想而知运输大宗木材不但加重了漕运负担,同时又增加了造船成本。
如此算下来,一艘船的成本起码要四五千两银子,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费用。
出海之后,每日的瓜果蔬菜的开销,两万多号人,怎么不得两三万两银子,还有出海官员的俸禄。
一共下了六次西洋,上述成本就得四五百万两银子。
“有这么多”朱棣边听神迹所述边看账本,心底越发的沉。
大明的国库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充盈。
或许郑和头几次下西洋是赚钱的,但随着明朝的朝贡制度的展开,众番国一起到明朝上贡。
郑和下西洋赚的钱开始弥补面子工程的窟窿。
拿一件事情举例子,便能看出后期明朝国库不容乐观。
之前咱们说了明朝用高价收购了许多香料,这东西刚开始的确是物以稀为贵。
随着朝贡制度展开后,明朝堆积了大量的香料,香料又不是什么硬通货,流转不了等同废物。
于是朝堂想了个好办法,把压力转移到大臣身上,在大明会典中有这么一句话“今仍以胡椒苏木;折两京文武官俸钞。”
用胡椒和苏木等积压的货物给臣子们发工资,明朝的大臣俸禄本来就不多,这下好了,大部分还换了胡椒、苏木这些无用的东西。
为了养家糊口,臣子没有办法,只能拿东西去变卖,市场下一下涌入了大量的胡椒和苏木。
如此让胡椒和苏木再次贬值,而朝堂仍旧以数倍的价格从贡国买。
“这缺德主意是谁想的大哥你么”朱高煦问朱高炽。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不这么干怎么办,总得开源节流,不然哪里来的银子北征,哪里来银子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