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城时,声势着实不小,引得许多洛京的百姓夹道围观。
这几年,从各地来到洛京的商贾络绎不绝,至于各大势力的队伍,更是不少见。毕竟光是归降红巾军、移居洛京城的节度使,就已经来了六个,能凑一支蹴鞠队了。
但每每有这样的热闹,洛京城的百姓们却还是喜欢来围观,好像这样就算是见过了世面似的。
不止洛京如此,其他地方也差不多。
游学团的成员们,一开始还会惊慌一下,命随行的护卫们驱散百姓,后来意识到红巾军的规矩与别处不同,不禁这些,若是强行驱逐,反而自家会受罚,便也只得强迫自己习惯了。
渐渐的,他们甚至从中品出了一些趣味。
毕竟都是年轻人,而且自矜才华与身份,又怎么会讨厌这种万众瞩目的场合之所以驱赶路人,无非是怕出什么乱子,不过红巾军的百姓,虽然喜欢看热闹,却十分守礼,并无冒犯之举,他们也就欣然受之了。
相较之下,前来迎接众人的崔桓,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他本来是想偷偷安排自家子侄和可靠的长辈过来,先在这里做点小生意,站稳脚跟,如此不论之后如何,总归是有了一条退路。谁知最后来的是一支庞大的使团,虽然他的儿子也在其中,却还是打乱了他的安排。
年轻人们同进同出,想要私下做些小动作,谈何容易
崔桓略一打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南黎的朝堂上,很多事情能瞒得过上面的皇帝,瞒得过底层的官员,却瞒不过崔桓这样的局中之人。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王蔚看破了自己的打算,索性把事情闹大了。
也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准备退路可以,但想自己偷跑是不可能的,必须带上大伙儿。
崔桓对此自然是有些懊恼的,因为这么一来,很多好处都要分润出去。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王蔚将这件事在温靖面前过了明路,那么他这里就可以从容安排,不用遮遮掩掩了。
叫他再怎么生气,也发不出来。
要不怎么这么多年,王蔚一直牢牢占据着温靖心腹的位置,将江州一干文武百官压得死死的呢
有他在江州周旋,崔桓这边确实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相较于崔桓的半推半就,红巾军方面,对于使团的到来却是十分欢迎的。
当初崔桓写信回家,让家里送一些人过来,那封信就被红巾军的情报部门截住,送到了窦娥的桌上。
窦娥没有去管,因为一个江州的使者,有心要在红巾军的地盘上安置产业,实在不能算是坏事。她只叫人盯住这边,不让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便丢开了手。
却没想到,最终却是弄来了这么大的一支队伍,囊括了整个江州大半的青年才俊。
但这对红巾军来说,依旧是好事。
就像温靖不让自己的兄弟或者儿子带队前来,生怕他们更亲近红巾军。这些江州的大臣们,千方百计把自家儿子塞进队伍里,就是为了让他们亲近红巾军。
他们是为了谋一条退路,但江州的年轻一代接受了红巾军的理念,以后自然不会排斥并入红巾军。
红巾军当然不会拒绝这个传播自身思想与理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