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人踌躇片刻,终究还是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陛下,我大黎与红巾军素来交好,崔尚书至今仍在洛京盘桓未归,便是为了维护双方之友谊。既如此,何不往洛京送信,请崔尚书向红巾军求援”
“向红巾军求援”温靖一愣。
不止是他,在场众人,听到这个提议,都不免愣怔了片刻。
红巾军支持的起义军在攻打他们江州,而他们要反过来向红巾军求援
这
“有何不可”那人既然已经开了口,态度反而坦然起来了,“先前所说起义军背后有红巾军支持,不过臆测罢了,并无实据。既然如此,危难之际,向关系好的友邻求助,也是理所当然。”
这当然是强词夺理,事实上连说话者本人也知道,起义军背后,多半真的是红巾军。
但他话里却透露出了一个意思。
即使是真的,既然起义军和红巾军都没有光明正大地将这一点摆出来,那他们就可以假装不存在。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还真有不少人觉得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红巾军既然认了南黎给她戴的高帽,讲究公平和正义,想来也不会在江州求援之后,再说出起义军背后是她们。倒要看看,这样的情形,红巾军会如何处之。
当初凤州华州求助,她们救了。后来徐州淮州齐州求助,她们也救了。如今轮到江州,她们救是不救
救,就成了她们自己打自己,也会让义军对红巾军生出疑虑。
不救,那岂不就让天下人知道,坊间传言的那些红巾军的光明美好的特质,都是装出来的
自然,这么做,不过是给红巾军添点堵,顶多是叫她们的名声蒙上一点不好的阴影,于局势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无论红巾军救与不救,开了这个口,就等于将江州的未来交付到了她们手中。
救,红巾军从此在江州说一不二,距离尽数收编整改,也不会远了。
不救,待起义军占领江州全境,这里依旧是红巾军的囊中之物。
所以一部分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至少可以给红巾军添点麻烦。但另一部分人却不甚赞同。虽然知道多半是打不过,但是打都不打,就直接走这一步,是否不太合适
有人开了头,之前的沉默已经被彻底打破,因此在温靖问“诸卿以为如何”的时候,便陆陆续续有人站了出来,各抒己见。
朝堂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但端坐在龙椅上的温靖,却比任何一个时刻都更能体会到那种“大势已去”的气氛。
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求援抑或出兵,都不过是破灭之前的垂死挣扎。
温靖静静地听着下方的争论。
直到朝臣们意识到他这个君主已经沉默了太久,争论声逐渐平息下来,众人又都将视线投注在他身上,温靖才直起背脊,由靠坐改为端坐,声音平淡无波地说,“诸卿所言,似乎都有道理。既然都有道理,那就都试试吧。”
一边出兵,一边向红巾军求援。
“这”见温靖如此决断,众臣反而迟疑了。
温靖却不容置疑地道,“接下来,就议一议领军出征的人选和前往红巾军求援的人选吧。”
除了这两条之外,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既然身为陛下的温靖已经做了决定,其余人面面相觑一阵,便在王蔚的领导下,开始商议起人选。
因为事情迫在眉睫,南黎朝廷的效率也提升了不少,当日定下人选,三日后,大军出兵,被选中的使者也出发前往红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