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学会识字,以后就能够自己单独背书,不需要别人教了。
带着这样的心态,康熙还耐心的教导着弘曜学习千字文,先读十遍吧,梁九功,过来陪着弘曜一起。
他很忙,除了教导孩子这件事情外,整个大清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处理国家朝政大事就已经花费了他差不多大半天的功夫了。
拿着个小板凳、小桌子放在了康熙右下侧不是很远的地方,摊开的书本,在那儿奶声奶气的读着,“天、地、玄、黄、宇、宙”
旁边的梁九功听着小皇孙的这个小奶音,脸上都露出了慈爱的笑容,等着在小皇孙不记得的时候,提两句。
上面正在批改奏折的康熙听着小弘曜那小奶音,睨了一眼小弘曜身上,紧接着,继续批改奏折去了。
不得不说,这小奶音还挺好听,他在批改奏折的时候都不觉得枯燥了。
唯一让康熙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小弘曜读了四五遍时,就停了下来,仰起头看向梁九功,“梁九功,弘曜喝了,想喝水。”
没人告诉他怎么称呼梁九功,学着康熙一样那般叫。
梁九功丝毫都不觉得小皇孙这么叫自己有什么问题,还满脸荣幸的弯腰,“弘曜阿哥,您等等,奴才这就去给您端水过来。”
在喝过水之后,小弘曜就已经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蹦蹦跶跶的跑到阿玛安排在他身边的小太监面前,奶声奶气的命令着,“小李子,玩具。”
他学习了这么久,也累了,额娘说要劳逸结合。
那边的康熙见小弘曜只是读了四五次就不耐烦的扔下书本去玩耍时,微微皱了下眉,看向了他,“弘曜,你才读了四五次,还不够,过来,再读十次。”
认为读书要一百二十次才能牢记的康熙当然是不满意小弘曜现在的进程,还打算让小弘曜过来,劝说弘曜,读书要持之以恒,要不懈努力之类的话。
只是,却忽略了,这种话对一个才刚三岁的小奶娃说,根本就不管用。
比如此时的小弘曜,根本就不愿意再读了,迈步小跑到皇玛法面前,认真的看着皇玛法,摇着头,指了指自己喉咙,“皇玛法,读书太多次,喉咙痛痛。”
康熙被噎住了,那,能咋办不顾孙儿的身体健康吗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只能够放任小弘曜自个儿玩耍了,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同时,还是挺关心弘曜的喉咙的,他说喉咙痛,或许就真的是喉咙痛。
并让人传太医过来,给小皇孙检查喉咙,别真的让孩子的喉咙给出事儿了。
太医过来,先是给皇上请安,紧接着又来到了小弘曜身边,给小弘曜请安后,才开始做检查。
小弘曜张开嘴,让太医检查了一番,太医说没什么大碍,康熙才松了口气。
正因为如此,康熙才觉得弘曜被养得有些娇气,其他几个皇子都不会如此。
却忽略了,其他孩子启蒙并没有这么早,就算有,也不会这么卷
康熙就是自己卷,也要自己的孩子跟着卷,几个孩子的学习强度十分之高,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个个都是精英,对于像弘曜这样的,只能说娇气,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