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东郡东武阳的太守府上,曹操正热火朝天的投身于重建东郡的事业之中。
此前,黑山贼十万余众侵袭魏郡,东郡,前东郡太守王肱无法抵御,曹操遂领兵入东郡,大破黑山贼,击杀贼首之一,随后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
如今摆在曹操面前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百废待兴的东郡,西有黑山贼余党蠢蠢欲动,内有大小事务尚待处理,可以说是焦头烂额,连喝口水的功夫都要没有了。
此前他在陈留起兵,获得了曹氏本家与夏侯氏一族的支持,但曹氏与夏侯氏皆非善于处理内务之才,他那几个兄弟一天天的只想骑着马往外头跑,一看到这些案牍就头大如斗。
好在还有东郡本地士族帮把手,其中不乏贤良之才如陈宫陈公台之辈,只是这些士族心眼子多,要和这些地头蛇打交道就又要花费一番心力。
这般想着,曹操又是恨得牙痒痒,明明看到那些装腔作势不干人事的大家子弟就火大,但面上还得亲亲热热大家哥俩好的模样。
毕竟他初入东郡,根基不稳,很多时候还得倚仗这些盘根错节的大家族。
待得门仆来通报有客至时,他正啃着笔杆和积攒了不知多久的公文作斗争,听罢他不耐烦的挥挥手,道:“不见不见”
说完他才叹气,放下手中公务,这些兖州士族再是讨厌,还是不能冷待。
“来者并非东郡人,”年纪不大的门仆怯生生说道,“那位先生自称姓荀,乃颍川人士。”
荀
曹操一愣,脑子里马上就想起了那个姓荀的大家族,他生起了美妙的幻想,连忙起身,也不待门仆回应,自己便急匆匆出门相迎。
待得快到门口时他才犹豫了一番,整理整理自己的衣冠,确保不要失了仪态,这才出门。
太守府外,那清雅俊秀的年轻人身着素衣,仅是站在那儿就显出一种不凡,曹操一眼便认出了这正是昔日在雒阳皇宫内有过一面之缘的荀彧荀文若。
“颍川荀彧,见过府君。”
那年轻人长辑道。
待知晓荀彧说明来意,欲投入他门下,为其所用时,曹操一时之间都有些飘飘然了。
他何德何能啊,如今他无权无势,仅为区区一东郡太守,而二袁占据半壁江山,斗得如火如荼,可这位名满天下的王佐之才竟然主动投向了他这么个小小东郡太守。
“曹公何必妄自菲薄。”
荀彧浅笑道,指向了内室中挂着的舆图。
“彧愿为曹公一谈天下大势。”
他说道,语气不徐不疾。
二人自白日谈到夜晚,越谈越兴起,直至夜深之后,有人来提醒,曹操才恍然,方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紧紧抓着荀彧的手。
“吾之子房也”
他真情实感的赞叹道。
荀彧同样对这位将军高看一眼,本来他只是听闻曹孟德忠义之名,又加之曾于荀氏有几分交情,这才来试探一番,未想此人在很多事上所见与他略同。
“文若可有安置之地”
曹操关切的问道。
“曹公不必担心,”荀彧一顿,转而道,“听曹公方才所言,府上累月事务堆积,可否现下带彧一观”
曹操轻轻咽了口口水,开始欣喜了起来,来的打工仔竟然主动要求马上上工,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第二日,封荀彧为司马,掌管郡内大小事务,参东郡军事,曹操尽可能给到了最大的信任。
清晨,陈宫至府衙准备接着处理后续事务时,却惊然发觉书案后坐着一个未曾见过的陌生同僚。
那人容貌出众至极,一身风采非凡人可及,见有人来后放下手中计簿,温文一笑。
“在下颍川荀彧,字文若。”
陈宫面色一整。
“久闻君之大名,在下东郡陈宫,字公台。”
他早些时候已知晓这位大名鼎鼎的名士前来投奔,只是这会仍然有些好奇。
“这些”
他看着那些已经摆放的一丝不苟的案牍文书有些迟疑。
“近两月来的文书公务已整理好,堆积的计簿也重新清算完毕,”荀彧说道,随后指着一旁专门被整理出来的一小摞案牍,“只是还剩一些未来得及批注,还须劳烦公台了。”
他语气中隐隐带着歉意,声音清越,叫人听之便生起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