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吧,]清之说道,[我们一起写。]
显然他并没有某位伟人那样惊才绝艳的天赋,但他好歹有个双核cu,把乱七八糟想到的全部写了下来,废稿落得满地都是。
仍然如一团乱麻。
但他好歹搞清楚了一点,关于自己老板到底是个什么成分。
微光透过窗缝洒在了一地的废纸上,烛灯烧到了底,灯油滑落而下。
一夜未眠的郎君青丝未束凌乱的落在背后,他打了个哈欠,咬住了笔杆,眼眸间却不见困倦之色。
他的老板啊,他重用士族,任用颍川士人,他用他们打天下,可他自身却与士族背道而驰。
曹操具备的法家理念与用人观念都是与士族阶层相悖的,何况他自身也并非士族。
若要真的说,他的发小袁绍才是真正代表着士族阶层的利益,而曹操正在走的路却是一条
隐晦的非士族政权。
他需要打天下,所以他用士族,可他的理念迟早会被士族反噬,所以他需要提拔出寒门来代替士族,最后打压士族。
标准颍川士族出身荀某陷入了沉思。
从自身角度来讲,他是欣赏曹操的理念乃至于认同的,可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他的出身与曹操就有着不可磨灭的矛盾。
他或许可以劝说家族顺从曹操的理念,但颍川那么多的士族,天下无数支的士族,他们,学阀、军阀、乃至于寒门、庶民他们之间的矛盾源于最本质的利益与观念。
曾经他以为曹魏是因为曹昂早逝,储位之争致使宗室羸弱以至于被篡夺天下,可这般来看,又何尝不是曹魏最终输给了士族呢
若是科举制能够提早萌芽,或许可以摧毁士族最根本的政治基础,但也只是或许,其中的太多本该需要漫长的岁月来一一迭代
那么,曹操自己知道自己在走一条什么路吗
以及阿兄知道他挑选的盟友与他之间深刻到无法忽视的矛盾吗
他们又应该如何立足
天光乍破,亲从的敲门声如惊雷般在荀晏耳边响起。
我在干什么
他近乎手忙脚乱的掀开了香炉,将一沓文稿塞了进去。
随后他呆了两秒,再手忙脚乱的抢救他的文稿。
所幸香炉燃了一夜,早已经将息未息,只是染上了许多粉尘,呛得他连连咳嗽。
“郎君”
亲从有些忧心的唤了一声。
“无事”
荀晏抬头喊道。
他手脚并用的去收拾自己扔的满地的文稿,第一次后悔自己凌乱,待检查了两遍没有遗漏后,他的视线落在了那沓文稿上。
其实他写得并不好,仓促、冗余、有些地方也含糊得很,连他自己也不曾想明白过,而且这玩意还见不了人,起码现在不行。
他下意识的又抓起了笔,想了许久在写着曹操二字的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法家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