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安南现在也被朝廷再次正式接纳了,淘换几个人,大不了再跟朝廷磨一回牙。
祝缨道“同朝廷说一声吧。祝炼,你拟文,上报政事堂,边境不时有小股马匪。再拟一份求贤令,我与荆纲约好了,要见一见吉远父老的,过几日就动身,到了那边,正好发出去。”
祝炼开始打腹稿。
遗属遗孤是安南出钱的,祝缨的办法是,统统收起来,也不能白养着不干活儿。上学,能学文的学文,学不进去的习武,再不行就学门手艺,到了成年各分田地,或考取职务。未成年之前,由幕府拨钱粮养着,也不用担心没人管,那不还有遗属么死了儿子的老妇,没了丈夫的寡妇,本来祝缨就打算管她们的,优先录用她们来照顾这些孩子,也不白养,等于雇工了。
这些孩子只要好好长大,以后就会是安南最中坚的力量。只是需要时间。
祝缨又问“大家还有别的要说的吗”
许多人摇头。
“城里真好,”祝重华感慨道,“寨子里就差得远了。学堂、医馆、市集都在大城里,连路都是通往大城的更好,往下面小寨子里的路就烂。修路的时候,都是一样出力哩,小寨子里的人到外头当差,走的路更远。”
祝炼脸上一红“还没安排到,就这两年了,慢慢会排到的。也得先顾大城,这么大的地方,得先握出一个硬拳头来,外人才不敢来欺负。”
祝重华也知道这个道理,却忍不住要多为小寨子争取一下“那学堂呢大城学堂里匀出一个人来,只是少了,小寨学堂就有了。姥,您最是心疼穷人,再多疼一点儿吧。大娘子,小寨子里也有好孩子。”
花姐眼巴巴地看向祝缨。
祝缨想了一下,道“那就轮班吧。凡学成的,都得到下面小寨子里教上三、五年。先把名册造出来,明年开始轮流下乡。”
祝重华的笑容舒展开来,她又带来了另一件事“还有一些小寨依旧盘踞了一些不好的头人,请我们地方上也只好与他们斗殴,杀又杀不绝,很麻烦。”
祝青君、路丹青、苏晟、金羽等人都坐直了“有余孽”
祝青君先向祝缨请罪“西进为了速度,或许有漏网之鱼,没有想到清剿余部是我的疏失。”
路丹青等人则是挺身请命“姥我愿意率部清剿。”
他们还说出了自己的理论“边境不宁,这也是练兵呀”
苏晟道“正好,先前为防西番重召的兵还没有遣散,人手也足了。”
金羽则可怜巴巴地看着祝青君,希望她能够给大家一点机会。祝缨问祝青君“你说呢”
祝青君道“他们说的在理,且患在境内终究不美。安南需要太平,可也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祝新乐他们也回来了,正好练手。”说着,她又看了看木万山等人他们也是跃跃欲试,只是担心抢不过路丹青等人。
祝缨道“可以。苏喆、巫仁,辎重调配,你们来做。”
她也决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祝重华喜道“我可以找向导”
赵苏有点遗憾,梧州就没这样的好事儿,外五县现在也不宜轻动。祝炼反而轻松,博州是他的辖下,还是比较太平的,不过也决定回去之后再排查一遍。
祝晴天道“如此一来,又需要一些文吏了。”
众人又是咳嗽又是摸头。祝重华道“就算挤,我也挤出一些来匪一定要剿的”把前头人们说成是“匪”她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