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马医生也肯定了这一点
刘据是个很仁善的太子,因为得到了刘彻十成十的宠爱,他为人还有一点天真。那他到底有多天真呢
举个例子,武帝晚年时期,苏文、常融时常在刘彻面前构陷太子。皇后卫子夫建议太子处置他们,但刘据拒绝了,他认为父亲不会听信谗言降罪于他。
刘彻觉得没毛病
“朕当然会相信太子了,据儿就是最好的太子”
结果在江充掀起巫蛊之祸的时候,苏文配合江充在太子宫中掘出巫蛊,坐实了太子的罪责。
刘彻
当时因为刘彻在数百里外的行宫休养,消息不通,刘据误以为父皇已死、自己是扶苏第二,若他束手就擒,便会酿成秦二世的悲剧。于是愤而起兵,要诛杀奸臣。
刘彻
扶苏说大汉就说大汉,提我黑历史干什么
由于小人蓄意欺瞒,刘彻误以为太子当真造反,命丞相发兵讨逆。此时刘据已经进退两难,面对前来捉拿自己的佞臣,选择上吊自尽。皇后卫子夫为自证清白,同样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刘彻
那么这件事里,作为当事人的刘据有什么问题呢大约是太过信任父亲,低估了佞幸的本事吧。
但这只是他的缺点,而非他的过错。作为把儿子养得太天真的父亲,显然问题更大,希望武帝引以为戒。
风险教育还是很重要的。
刘彻痛定思痛
“不错,据儿哪里都好,就是太善良了。朕晚年是怎么回事多次构陷太子的人居然不处置还任由他们在身边挑唆。”
这个问题,大约只有晚年的他能回答了。
或许是真的对太子生了一些嫌隙,又或许是觉得这些跳梁小丑没本事搞出事情来。
总之不管如何,现实教会了他们,隐患就该扼杀在摇篮里。
抛开这一点,刘据算是个比较完美的继承人了,他是汉武帝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培养出的太子。只是武帝忘记了过犹不及,太子仁和是好事,过于仁和却会招致祸端。
刘彻扭头看太子
“听到了吗该狠的时候要狠,不要放任敌人逍遥在外。”
刘据受教地点头。
刘彻有些忧虑,太子已经被他养得有点傻了,这可咋整当皇帝也不能只会治理国家啊,政治斗争该搞的时候还是得搞。
这个问题只能他自己头疼了。
午马医生毫不留情地切入了下个对象
接下来是大唐,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忽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李世民下意识抱住了他的宝贝承乾,不会承乾也和扶苏刘据那样下场凄惨吧不要啊
李承乾挣扎着想要推开他爹
“耶耶,我要不能呼吸了”
李世民赶紧松手,紧张兮兮地道歉
“耶耶错了,承乾你还好吧”
李承乾觉得,没有其他危险存在的时候,他耶耶好像就是最大的危险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