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善地反问
“你说嗯”
臣下“不、不拆”
曹丕“当然要拆”
正常人听到这个消息,肯定觉得他会选择不拆了。然后跑去其他地方拆个别的宫室,误导别人那里才是真正高陵所在地。
但曹丕觉得,跟你玩什么正反思维呢朕难道不可以直接给先帝换个地方安葬
建造七十二个疑冢太费劲了,一时半会儿搞不定。但是只新建一个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次一定要把保密工作做好了
臣下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这这,先帝已经入土为安,惊动他的陵寝不太好吧”
曹丕觉得这个臣子有点蠢
“朕下令毁了高陵上层的宫室,难道就不算惊扰陵寝了”
臣下答不上来。
曹丕又道
“天幕都说没有神鬼了,还提什么惊扰不惊扰的说法况且先帝还在其他世界活着呢,你不要那么封建迷信。”
臣下
陛下,您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对人说“不要封建迷信”不觉得哪里怪怪的吗
曹丕却已经去骚扰客服了。
既然父亲还活着,处理他遗体的事情最好还是征询一下本人的意见,免得某些家伙指责他不敬先帝。
有先帝口谕在,挪动棺木位置应该就不会受到什么阻力了。
另一头东汉末年的曹操通过客服的转达知道了这件事,冷哼一声答应了。
还算这小子脑子活泛,没到无药可解的地步,今天就先不收拾他了。
于是少年曹丕成功躲过一劫。
未央看完了热闹,慢悠悠地补充道
建立七十二个疑冢太劳民伤财了,不建议搞这么多。不过你要是非这么弄的话,我也拦不住你,只要你不怕百姓起义、国库吃紧就行。
另外还有一些理论上能够防盗的方法,比如弄流沙阵之类的,具体有没有效不太清楚。大家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倡导薄葬是没用的,先不提皇帝们会不会听,就算他们听了,盗墓贼也不信啊。
所以未央只能夹带私货地提醒大家多放点竹简书籍什么的进入陵墓,算是为后世考古界做贡献了。
书籍这些盗墓贼不拿,但考古界很看中这个。还有壁画一类的,也可以多安排一点。
之前有个秦朝小吏的墓穴被考古发掘,出土了相对完整的秦律,墓主人喜也因此闻名天下。
有千古留名意向的大家都可以往自己的墓穴里多放点书籍类的物品,不拘什么书,后世不挑的。
说完这个,未央就拍拍裙角站起来了。
好了,盗墓的事情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继续去看看位于长安地区的陵墓。
一个响指再次切换地图,这次来到的是昭陵。
由于未央懒得走路,所以她这次直接传送到了主墓碑前。所有人都通过墓碑上经过系统翻译的文字看明白了这是谁的墓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紧张
“终于轮到朕了吗也不知道朕的墓被盗了几次。”
还不等李世民再说点什么,他突然听到了一些听着耳熟的字句,声音出自墓碑前站着的某个游客。
倒不是李世民真的提前听过这篇文章,主要是遣词造句太耳熟了,一听就是魏征的劝谏习惯。
李世民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未央笑吟吟地将全文贴在了天幕上,并告诉所有人
这位游客背诵的是贞观十一年时魏征写给太宗李世民的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四年的李世民
那一瞬间,李世民产生了一种被魏征支配的恐惧。
救命啊
为什么朕都死了还有人在朕坟前背这种东西
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