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 90. 专题:奇文共赏3 苏轼:冯梦龙编故事……

90. 专题:奇文共赏3 苏轼:冯梦龙编故事……(2 / 4)

周朝是由乡里推举贤士,经过地方层层上贡,最后在中央接受周天子的亲自考试。不过当时的考试内容基本只有射箭,而且推举的人才可想而知应该都是贵族。

到了汉朝,察举制推举出来的贤才也要经过策问考试才能录用。但这个时候的考试只是辅助,重点是推举,所以考核不太严格,基本不会将人黜落。

直到南朝的齐国时期,齐帝才定下了考试成绩的等级划分。后面梁武帝又扩充了规定,考试及格就可做官,于是寒门子弟纷纷来投。

经过后世考证,科举制真正产生于汉代,完善并推广于隋唐,兴盛于宋明清。

但也有人认为,唐朝开始才允许考试者自己报名。之前那种需要举荐才有参与资格的,不算科举制。

戌狗教授喝了一口水

好了,你们想知道的科举制形成背景已经说完了,接下来我们仔细说说相关的小说。

皇帝们别啊,你还没说完善的科举制是什么模样的尔康手

科举具体流程你们看小说就明白了。

戌狗丢出去几本靠谱的科举小说,让他们自己看去。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科举文里经常出现的剧情,比如后来随着科举的发展,各种能出的题目都出遍了。科举范围就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没有新题目怎么办呢于是截搭题出现了。

明朝之前的文人

这什么东西没听过啊

所谓截搭题,就是从经典里截取一些字词拼凑在一起,然后让人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戌狗教授贴出了原题。

一开始的科举题目还是比较正常的,一整句的经典放出来,比如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为主题写一篇策论。

而截搭题则是“君夫人阳货欲”这种。

没读过四书五经、文章也只能看个半懂不懂的人,瞧见这句真的是很容易想歪,以为这是在开车。

孔夫子自己看完都迷茫了

“这是什么东西”

前三个字出自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后三个字出自论语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所以“阳货”这居然是个人名。

孔夫子想起来了,好像是有个叫阳货的人找过他。但他见过的人太多,记不住也正常。

孔子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

“这句混搭如何能写出一篇策论来”

好问题,后世的科举学子也想问呢。

出题官到底在想什么君夫人和阳货八竿子打不着,而且这两句话和政治有个毛线球的关系啊

虽然题目大家都没做出来,但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截搭题的恐怖。

唐宋举子纷纷感动到泪流

“幸好我们不用做这劳什子的截搭题”

戌狗教授同情了考生们一秒钟,接着道

经典的科考题目还有例如“二”。

对,就是一个“二”字,让你写一篇策论。

举子们收回前面的话,其实截搭题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好歹字数多,能联想一下。

戌狗教授慢悠悠说道

其实要解这道题也不难,只要把四书五经都背一遍就好了。

举子们

因为全册下来,只有一句话是单独一个“二”字断句的,其他都是混入了不同的句子里。

论语颜渊篇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而其他的句子,都是例如“周鉴于二代”这种在句子中间的。

举子们谢谢,但是这个真不是背一遍四书五经就能找出来的

考官真的太恐怖了,怎么什么刁钻的题目他们都能编得出来啊

还让不让人好好考试了

始皇看完之后沉默片刻,道

“这种题目就是为难人的,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他大秦肯定不能以四书五经为考点,倒是秦律很适合作为考点。正好他需要培养的也是熟悉秦律的底层官吏,这样便能直接派往各郡县为官。

如今大秦的乱象多出于六国官吏对秦律的不熟悉,会产生解读上的谬误。且若有官吏故意借口“秦律规定你们必须如何如何”,以此压榨庶民,庶民的仇恨便会尽数向大秦而来。

多次背锅的始皇现在对背锅非常之厌恶,他不想再背锅了。

历史上还真发生过底层官吏乱说骗人造反的事情,陈胜吴广一句“雨天失期当斩”,大家就都信了。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