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郑国向以周国为首的强国交了足够多的保护费之后,卫钊,这个坚持要戍守西关,并且再三上疏,请求不要裁减军备支出的老将,就显得有点碍眼了。
皇帝自己掰着指头数了数,大概有五年了吧
年年都说要防备周人,说西关地域紧要,是周人东进的门户,一旦有失,周人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取郑国国都。
为此,郑国投了海量的金银过去,一年、两年、三年,到现在都第五年了周人来了吗
周人在哪儿
话说回来,到底是郑国的国防需要这笔钱,戍守西关需要这笔钱,还是你卫钊需要这笔钱啊
五年了,还没有喂饱你的胃口吗
皇帝心生厌烦,到第六年的时候,直接把西关需要的开支削减了一半,更是到卫皇后处大发脾气,话语中更是疑心卫氏是否有意拥兵自重。
对于他的疑窦和猜忌,卫其姝只是静默不语,却没有出言辩解。
因为她很清楚,当一个愚蠢的人坚持要栽一个罪名给你的时候,言语是不足以打动他的。
至于利益。
她哪有什么利益能打动他
主动献上自己亲爹的人头吗
卫其姝只是觉得可悲。
父亲一生尽忠国事,到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同样是当世名将,周国的皇帝为了请老将出山,可以亲自登门拜访,听说对方患了足疾,不便出行时,甚至可以弯下腰脊,像侍奉师长一样为他抬轿,敬重到了这种程度。
而她的父亲所侍奉的君主
至于所谓的以重金贿周,岂不是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她只是觉得悲哀,也觉得惋惜。
刚成婚的时候,她的夫婿意气风发,执着她的手说,他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想要改变这天下的局势,为郑国的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那几年,他也的确做了很多。
但是现在
他的容貌其实并没有变化太多,甚至于伴随着年岁的增长,较之先前的少年模样,平添了几分成年男子的气概。
但与此同时,她的确感知到,那个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正在他那愈发挺拔高大的身躯里腐朽死去。
有时候卫其姝离开宫廷,到乡野间去时,也会觉得触目惊心。
皇帝真的知道他在对自己的子民做什么吗
皇后的失宠,也伴随着新人的崭露头角。
公卿的女儿,民间的丽人,别国的贵女,甚至是太后的娘家侄女,花一样的美人不间断的盛开在这巍峨华丽的宫廷之中。
皇帝私下里也会劝慰她“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朝局需要平衡,不娶别国送来的女子,又有失国家之间的亲近”
他叹着气说“皇帝难道就没有难处吗你以为那些女子,我就真的全都喜欢无非也是为了郑国。”
卫其姝觉得很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