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妯娌之间,总会物伤其类。
当天下午,天就一直阴着。
等到傍晚时分,终于落下了一声惊雷。
雷声来得突然,九皇子妃不轻不重的被吓了一跳,手里的筷子落到了地上,继而便觉一股痛楚自腹部隐隐传来。
侍奉的嬷嬷察言观色,见状忙使人去请大夫和稳婆,扶着她坐好了,又说“您赶紧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待会儿只怕会没力气生产”
令人看紧门户,同时使人去给安国公府报信。
与此同时,九皇子也接连召了数名太医来府,为自己垂危的爱妾诊治。
于氏的病小半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长跪不起,大半却是积郁成疾,亦或者说是怒火与悲恸积蓄于心所致,哪里是药石所能救的
九皇子见她气息奄奄的躺在塌上,小巧精致的脸颊上一丝血色也无,伤心的如丧考妣,坐在床边极温柔的握着她的手,小意哄她“没事儿,太医都说了,吃完这几服药就好了”
于氏脸色苍白至极,眼睛里却燃烧着熊熊的恨火。
恰在这时候,有人冒雨来请太医“殿下,王妃娘娘怕是要生了”
仿佛是有一支利箭穿透心房,撕破血肉,重重的扎到骨骼深处。
她家破人亡,王妃却有添丁之喜
九皇子被这消息惊得怔住,浑浑噩噩的一摆手“啊,去吧”
雨夜凄迷,安国公夫人闻讯匆忙赶来,人在门外,只听见女儿的痛呼声断断续续传入耳中。
然而此时此刻,任是如何心焦,都帮不上内里的女儿分毫,只能默默的在心里祈祷,希望一切顺利。
上天到底是眷顾九皇子妃的,亦或者说,她从小打下的身体基础不错。
从晚膳时候开始腹痛,半个时辰之后破水,挣扎了半宿,过了子时没多久,她便挣扎着生下来一个男孩。
安国公夫人连念了数句“阿弥陀佛”,看过女儿之后,又去瞧外孙,见那孩子虽然有些瘦小,但看起来还算结实,又是一叠声的吩咐“今晚在这儿的所有人都重重有赏”
再看向女儿时,眼眶便湿了“我的儿,到这会儿,你也算是熬出头了”
九皇子妃产子的消息传到正院,九皇子倒没有太多的感触,毕竟他对于九皇子妃只有憎恶,没有什么感情。
忧心爱妾难受,他甚至于赶忙安慰了一句“等你养好了身子,也给我生个儿子,咱们生一打,好不好”
于氏勉强牵动嘴角,想要挤出来一个笑,最后却也没能如愿。
眼睫颤抖几下,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九皇子看得心都要碎了,转过头去,对着旁边忙碌的大夫怒骂出声“已经吃过药了,怎么还不见好侧妃先前还好好的”
九皇子妃顺利产子,宫中自然有所赏赐。
此时朱元璋不在,这差事便顺理成章的落到了皇太子妃头上。
而她心里边盘算着自己探听来的事情,便趁着朱棣往东宫来用膳的时候说了“我琢磨着,要真是想要削减宗室的用度,叫后来人警觉些,这回倒是个机会,最好还是你亲自去走一遭,用老九来杀鸡儆猴。”
朱棣当然没有反对的道理“好,我忙完手头的事儿就过去。”
又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话说这算不算是削藩的一种啊
短暂的心虚了一秒钟,他很快就理直气壮起来。
藩王不除,天下不稳,这明明就是政治正确啊
我劝诸位叔叔别太不识抬举
说到底,还是先前老爹安排给宗室的待遇太优厚了
九叔你开府的时候已经分到不少钱了,怎么还打王妃嫁妆的主意啊
真够不要脸的
什么,你是为了讨好侧妃,成全她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