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他们是兄弟。”康熙将头放在太皇太后的手掌里,倔强地重复“皇祖母,他们是兄弟。”
“皇帝,汤斌去江苏,太子提议的。你答应了。明珠要拉下来汤斌,你因为顾忌索额图压了下来不处置明珠皇帝,太子会愤怒啊。”
康熙大吃一惊“皇祖母,他是孙儿的太子,他最是理解孙儿。”
“越是理解越是在意你的态度。我病之前,太子和大阿哥在无逸斋吵了好几次。大阿哥的心思本来大都在学打仗上,最近也越发地燥气了。皇帝,我还听说小四胖在江南要做什么研究汤斌和于成龙帮着皇帝,我一直没问你,可我担心啊。小四胖真喜欢搞什么研究了”
康熙面色缓和,轻轻地解释道“皇祖母您放心,孙儿会看着小四胖,不要他学歪了。”
哪知道太皇太后摇摇头“他人小聪明着那,我担心他也不担心他。皇帝啊,我还听说,你在山东生病,是胤禛帮你祭祀孔庙,告诉天下的那两句话,是你教给他的”
康熙望着太皇太后,眼里带着一抹放松的笑“皇祖母,是他小子自己说的。他不愿意去祭祀孔庙,我告诉他必须,他就代替我多磕了几个头。不去泰山,纯粹是他小子偷懒。”
太皇太后却没有笑,他望着面前因为儿子能干一身骄傲的孙儿,一句话堵在喉咙口,转了几转,轻轻道“皇帝,你在南京遇刺,胤禛的动作,太子和大阿哥终究会知道,你故意没有声张,可挡不住有心人啊。”
康熙心里一惊,霍然站起身来,咬着牙想了好大一会儿,回身替太皇太后盖好了被子,掖了掖被角,安慰说“皇祖母,你身子不好,说多了话伤神。孙儿都明白了,孙儿会处理这件事。您安心歇着,等您大安了,孙儿办几件事,定叫您看了高兴。”说完,趴在地下叩了头,回身又向外叫道“梁九功进来传我的旨意,老祖宗略感风寒,宫内宫外人等,不必在跟前侍候。有问安的,一律在外边磕头。要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停学三天,一起守在太皇太后的身边。”
“嗻”
辞别了太皇太后,嘱咐胖儿子功课也不能落下,康熙回到乾清宫,靠在躺椅上,默默地想着心事。见梁九功抱了个奏事匣子进来,康熙问他“有什么事吗”
“回皇上,奴才刚从南书房过来。大臣都回去了,只有明珠在当值。奴才没听他们说有什么大事,只听见明珠临走时,说后天是他的五十大寿,感谢各位的盛情,但太皇太后慈躬不宁,不办了。别的,就就没有了。”
康熙愣愣片刻,这样识趣儿不符合明珠的为人,问“太子和大阿哥在无逸斋吵架,有关于明珠五十大寿的吗”
梁九功唯唯诺诺的“皇上,有一次。太子爷怒骂明珠不识抬举,不敬太皇太后。大阿哥说太皇太后身体好着一定没事,说借机闹事。”
“”康熙闭目养神,好似说梦话一般“你们的四阿哥说了什么”
梁九功越发心里惴惴,捡着说道“四阿哥,说,说明珠这次大寿不办了,捐了办寿宴的银子给雅克萨移民办学堂。说,太皇太后一定会好起来,等着喝太子妃嫂嫂和大嫂的茶那。”
康熙笑了“明珠捐了”
“捐了。”梁九功眉开眼笑的,“皇上,明珠捐了一百万两那。据说是纳兰侍卫要给捐的,说是大力支持雅克萨移民。”
“哦怪道。”康熙略沉吟,站起身来“朕记得南巡的时候朕答应过明珠,等他五十大寿,要四阿哥给他写个条幅。”说着走到案边,拿起来折子翻看“和四阿哥说写四个字就成。另外嘛传旨,这次大清和沙俄的谈判,第一批队伍有明珠带领。另外,看容若身体好了,随同理藩院众人去圣彼得堡面见两位国王和索菲亚公主,那个托硕带来,给朕瞧瞧。”
明珠本来要把五十大寿办得非常热闹。他就是要趁机比下去索额图五十大寿的风光,光寿诞的请帖,就发出去一千多张。凡是在京官员,无论职务大小,全请了给宴席准备的上八珍下八珍当成大白菜一样地购买,真个是堆积如山,保守估计会摆开一百多桌宴席。可是四阿哥说了,这次不办,他硬生生地压住自己显摆的,直觉要听四阿哥的。要捐多少银子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容若这个败家子,得知捐银子的事情直接将家里所有的现银子,都给捐了
此时此刻,明珠领着一家人先向皇上的赐字行礼。只见四个遒劲的隶书大字“亮辅良粥”,高悬在厅堂正中,墨光闪闪,老泪纵横,心里苦辣酸甜都有,一百万两啊,皇上您好歹要四阿哥多写几个字啊。
老福晋瞧着明珠那模样,以为他高兴过度,笑了笑,只管拉着儿子容若嘱咐去沙俄出使的事情。
“你是我儿子,我不舍得你吃苦,可也骄傲于你能吃这个苦。其他的,我都心里有数。只有一样,外头的沈宛有了身孕了,我打算等她生产了,抱孩子到府里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