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伸手刮鼻子“十哥羞羞羞。昨儿四哥才说,吃东西要吃原汁原味儿,吃一个高兴。这么麻烦,折腾完了还有心情吃吗”
“不就费点儿柴火”十阿哥鼓着脸很是向往。“江南人都这样吃,还说北方人大口吃肉粗鲁那。”
“钛我还说他们穷奢极欲那。”十四阿哥白眼一翻。“四哥昨儿还说了,吃涮羊肉全是用清汤煮的,里面什么调料都没放,还说放什么都是错的,没味叫鲜。十三哥,叫什么来着”
“无味是至味。”十三阿哥摇头晃脑。
“对”十四阿哥一击掌,转头对十阿哥一瞪眼“听见了吧。那螃蟹,刚出锅的,出锅一会儿的真要讲究,谁家没有那点儿柴火自己想折腾就折腾,不能说不折腾的人不对。就好比吃涮锅子有人一定要好多调料,还放脏器,人家也吃的欢乐。”
“哼”十阿哥听懂了,却是不买账。“有本事你说你自己说的,别说四哥说的。”
“哼。我说我四哥说的,我就有本事。噜噜噜”
十阿哥抬手就给他个脑崩儿。
气得他捂着脑门哇哇乱叫。
四福晋赶紧给呼呼吹吹“都有道理。乖。”
十四阿哥在四嫂面前委屈撒娇,一低头瞅着四嫂没注意,给十阿哥再来一个小鬼脸你个笨蛋,你当四嫂是四哥那。
十阿哥气急了,狡猾的十四弟在四嫂面前变得如此娇气,忒是可恨。
九阿哥看一眼八弟,兄弟两个也都有点领悟四嫂不和四哥一样讲道理论对错,谁委屈了疼谁。
四福晋确实是这样,四阿哥越是对年幼弟妹们严厉,她越是用心地照顾着,疼着小的,还喜欢护着弱的,每一个都照顾的妥妥当当的。
兄弟几个刚洗漱完毕,小太监们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涮锅子端上来,齐齐眼睛一亮。
四爷刚看着福晋照顾兄弟们,笑了笑。一杯普洱茶品完,伸伸懒腰,对着午后慵懒的太阳微笑。
云高风清、秋意渐浓,北京的秋天吃点啥解馋那自然是涮锅子。
四爷进来屋子净手洗漱,兄弟们都在膳桌上坐好了,单等他一个。五颜六色的酱料和葱花香菜等等小菜陆续上来,一盘盘切好的薄如纸的鲜羊肉端上来、尤其那新鲜水灵白白嫩嫩的肚尖儿,忒是诱惑。
哥几个先用了一碗羊汤,涮锅子开锅了,开始
一个个看他们四哥,等四哥一眨眼,伸筷子,立马跟着伸筷子快如飞,谁也不让谁。吃肚尖就讲究一个火候,稍烫一烫,但烫的时间不能长不能短,要正正好,吃着咯嘣脆的,还熟透了,那是真行家。
要不四福晋说,等他们吃螃蟹的时候说说话吗现在都没有嘴巴说话。
风卷残云的消灭掉一盘盘肚尖,色彩缤纷的水饺端上来,山药排骨汤、红薯、饽饽等主食。
五香煮花生、凉拌心里美萝、老北京酱萝卜
海米冬瓜、雪里蕻炒黄豆、葱爆羊肉、羊肉丸子白萝卜汤、白菜熬豆腐
九阿哥享受地用一口酱菜,眯着眼睛夸道“四嫂的酱菜做得好。”
十阿哥剥花生,嘴巴一张,手上一扔,送到嘴巴里,眉飞色舞地点头“听说外出的人回来,都想着这一口酱菜。”
低头喝汤的胤祥,微微抬头一眯眼“酱菜的花样虽多,要以甜酱萝卜为百吃不厌的正宗。萝卜细长质美,以制酱菜恰到好处。别的地方的萝卜水分太多,质地不够坚实,酱出来便不够脆,不禁咀嚼。当然吃着不可口。”
“这是北京萝卜的特色了。可见一切名产,固有赖于手艺,实则材料更为重要。”八阿哥闻着酱菜的香气,入口的酸甜爽口,快活的双眼眯眯成一条缝。
十四阿哥抓着一块红薯剥皮用着,还有嘴巴嘿嘿笑“之前四哥出门,就是想念这一口酱菜,是不是四哥”
四爷慢悠悠地用着汤,闻言一挑眉“出门在外,酱菜最好带着,最好保存。”
“那四哥,打仗的时候吃得什么”十阿哥开心地玩着张嘴接花生米的游戏。“四哥,当地有花生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