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两个宗室福晋站在凤轿身边,太子接过来弓箭,一连三下射在轿子边,人人叫好。
欢呼声震天,两个福晋掀起轿帘子,扶着太子妃下来轿子,又是一阵满天的花雨下来,都是笑逐颜开合不拢嘴。
跨火盆、过马鞍,长长的红毯铺着,一路延伸到乾清门。
一根红绸绑着两个人,太子和太子妃慢慢地走着,面对这般风光的婚礼,都是心静如水。
孤需要大婚,需要一个有母仪天下风范的太子妃。
我嫁了人,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清太子妃,我很高兴。
听着亲朋好友们,乡亲们的欢呼声,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丝丝标准的微笑。
四爷最近努力补课,已经懂了一点点了,自觉不再是后世女子指着鼻子笑话的“直男”了,面带喜气看着太子和太子妃拜堂、进洞房帮助太子喝酒挡酒,午夜时分和三阿哥一起搀扶着烂醉如泥的太子去新房,全程都是非常“理解”。
扶着太子躺在婚床上,和太子妃嫂嫂道歉。太子妃贤惠地笑“两个兄弟也跟着忙了一天,快回去休息吧。”
那体贴大度的模样,一点没有新娘子的娇羞。吓得三阿哥的醉酒醒了一半儿。
四爷恭敬地道谢“有劳太子妃嫂嫂照顾二哥,弟弟们就退下了。”
拉着傻站着的三阿哥大步出来新房。
“四弟,四弟,你拉我做什么我还没和太子妃嫂嫂说几句话那。”三阿哥很是不解。
“以后机会多得很。”四爷伸个懒腰,一身的酒味儿。
三阿哥一眯眼,低头拉着他靠近自己,揪住他的耳朵问“快说,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四爷嬉笑“三哥多想了。太子妃嫂嫂是太子妃,和一般女子自然是不同。”
“这倒也是”三阿哥有点明白了。“毕竟”是按照一国之母的标准去选的,哪里能有一般女儿家的儿女情长那。“可这毕竟是大婚啊。”三阿哥到底是文人浪漫。
四爷抬头望着夜空,亮如白昼的皇宫,随口嘟囔“要不说太子妃嫂嫂涵养好那。”
三阿哥傻眼了太子这般醉酒,和四弟大婚时候的醉酒完全两回事。他是皇太子,有几个敢灌他酒的他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那。
“嘿,我们也回去休息吧。”
兄弟两个回来东三所的院子,各自面对这住了十多年很有感情的地方,如今空荡荡的只有一些桌椅柜子大家具,长势良好的花木,都颇多感慨。
康熙的儿子们多,但在十四阿哥往后,出现了几年的空白,一直到康熙三十二年十五阿哥才出生,现在还跟着母妃住,所以他们三兄弟的院子都还留着。再过两年,就要给年幼的弟弟们住了。
三阿哥一个人住着觉得没意思,洗澡沐浴,晃过来找四弟挤着。
兄弟两个头碰头,都没有睡意。
良久,三阿哥叹息“你和太子妃嫂嫂接触”
“太子妃嫂嫂好。”
“我知道好皇母妃交接宫务的事情,我听说了,内务府这些日子都跟着盘账目,清算库房。”
“这是应该的。”
“”
什么应该的幸亏他们搬走了,否则这要是生活在毓庆宫的手底下,那和生活在皇贵妃的手底下,哪能一样吗民间三岁孩子都知道那,父母和兄嫂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