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唇角紧抿,目光冷冽。
太子妃起身,望着桌子上包裹严实的包袱,倒是脸上柔和下来,温柔地问“爷,皇上送来的东西,您亲自送到慈宁宫,还是我给送去”
“太子妃倒是孝顺。”太子的声音冷冷的,带着嘲讽。“消息也灵通。”
这话诛心了。太子妃不知道他哪里的火气,镇定自己给出解释“不是我消息灵通。我正在和几位侧福晋赏菊花,听见小宫女们欢呼皇上送来东西了,特意过来看看。”
哪知道解释的话听得太子的脸更冷的像冰了。太子妃嫁进来后,面对李佳侧妃、毓庆宫里头任何一个侍妾,都是一视同仁、礼仪周全,就连对几个孩子都没有下一个黑手。
太子一开始还特意防备她可能的动作,可后来眼见她真的光明磊落,又更讨厌她。
就好比此时此刻,他看着太子妃的目光,透着一丝丝探究,深沉莫测。
“孤马上亲自送去。”太子听见自己咬牙的声音。
“爷孝顺。太后娘娘必然是高兴的。”太子妃福身行礼,转身离开。
太子马蹄袖下的手握成拳,青筋暴露。
儿时被誉为“日表英奇,天资粹美”的大清太子胤礽,在康熙的刻意培养下,逐渐成长为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治国才能的英年俊才。
前两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期间,奉命监国听政的太子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康熙和满堂朝臣的高度评价,认为储君的杰出表现,乃系“上则祖庙社稷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
在写给太子的书信中,康熙曾经赞美肯定自己这位表现抢眼的储君
尔在宫稳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无事,多日悠闲,此可轻易得想乎朕之恩福盖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无不告知众人。尔如此孝顺父亲,诸事挂念在心,朕亦祝尔长寿无疆,子孙同尔一样孝顺,亦如此恭敬尔
太子才华横溢、精通帝王之术,在能力上是绝对有的。在外头的江南文人、西洋传教士的眼里,英俊端正、才能卓著的皇太子,“绝对会像他父亲一样成为大清帝国前所未有的伟大皇帝之一”。
康熙巴巴的从喀尔喀送来一份羊肉给皇太后,有孝心,也是一个表示朕和喀尔喀成亲家了,但和科尔沁是血浓于水。
太子打小儿受到康熙的教导,对于康熙这样表达亲近的做派很是熟悉,可他刚刚失去了理智,或者说,有那么一刻,他不想去思考那么多,不想用心了你的好儿子那么多,大哥都被你捧的敢和我对着干,还需要我来操心什么
恰好太子妃进来了。
她总是出现的那么恰到好处,她这是提醒自己,好好地跟着康熙学,要孩子们孝顺她,如同康熙孝顺皇太后一般太子的脸上有一抹冷笑,望着这份油皮纸羊肉包裹,慢慢地伸手,抱在怀里,一步一步地出来书房,朝慈宁宫走去。
本来康熙要去年就给皇太后搬到宁寿宫,但皇太后念着这里是太皇太后住过的地方,不舍得,一直拖着。
太子来到,送上包裹,皇太后果然喜不自胜。太子说一些康熙的趣事儿哄着皇太后开心,又亲自用小刀开了包裹,苏茉儿嬷嬷端来盘子装好,祖孙两个用着,颇有些其乐融融。
皇太后在回信里感谢康熙,又夸太子孝顺亲自送来,于是太子收到康熙的一封长信。除了夸他外,还在信里更啰嗦了“归化城附近野兔丰盛,野鸡多且肥,野兔多得跑进朕的帐篷城内。朕一个人一天打了将近九十只野兔,第二天又打了一百一十多只,又一天还打了将近五十只野鸡,还有一次满地都是兔子和野鸡,欲射雉而放兔,欲射兔儿雉飞,搞得犹豫不决”
刚因为朝政,听索额图和佟国维大闹一场的太子,只想冷笑那可不是您的儿子也这么多,您也犹豫不决了。
抓起来手边的一个茶盅就扔,“砰”的一声摔的稀碎,茶叶水四溅。
太子愣愣地望着地砖上的茶叶水,突然双手抱着头,牙关要紧,耳边似乎在一遍遍地回响四弟曾经的那句“越是亲近,越是苛责。”可他控制不住自己去苛责的心。
这一次,太子没有给回信。
第二天,他再次收到康熙的来信,应该是接连发出来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