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 80 章(3 / 8)

大郡王没注意,给踹了一个结实。傻乎乎地看着衣服上的鞋印子,真傻了。

“汗阿玛儿子哪里说错了”大郡王不服气,一张脸紫涨。“汗阿玛,儿子也想做一点事情,可是那兵部里头,推诿陷害勾心斗角的,儿子恨不得将他们全踹了,却又不得不忍着,因为儿子知道,换了这一批再上来的新官,也是这样的德行。”

“那工部怎么不一样”康熙真怒了,疾言厉色。“光想着困难,就不想着解决困难朕打小儿培养你们,就是要你们这样讲道理的”

太子、大郡王、郡王,都低了头。

“汗阿玛,儿子知道天底下还是有好官的,可就那么几个,不用这些人,用谁去再换一批,影响了朝廷的体面,还是一样。”这是顾全大局的太子。

“汗阿玛,这读书读的都是一肚子算计,科举考的就是权利金钱,再换十批。再换十代人也这样。”这是打小儿不喜读书义愤填膺的大郡王。

“汗阿玛,儿子有话说。”郡王却是抬了头,平静地目视康熙。“汗阿玛,人无完人。温保和甘度都是有过功劳的。就那山西新任巡抚孙毓璘,以前也是文臣里面的清流,当年风度翩翩的探花郎。儿子和他有过一点接触,儿子记得,他在丰县做县令的时候,也是一心为国为民的,现在丰县的老百姓还念着他的功绩”

气氛略压抑。

太子和大阿哥不吱声。

康熙沉默。

四爷摸着下巴思考。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查阅二十四史、清史稿和徐州府志、丰县志就能得知,从先秦始,黄河下游决口达1300多次。千百年来,丰县的村落和生灵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黄水袭扰中,消失与重生。因黄水障目,已经很几乎难看到几百年前的丰县究竟是什么样子。

尽管如此,仍然会有一些东西能够冲破历史的迷障给后人发出丰富的讯息。

万历六年,潘季驯在丰县筑黄河大堤一道。徐、沛、丰、砀的黄河大堤连接起来,可达140里。但在黄患没有根治之前,这大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长城。长城也需要时不时修缮不是

万历十四年六月,黄河决于郭贯楼,北入秦沟旧道,南行水道即今砀山唐寨至萧县郝寨的废黄河。这就是今天大清所说的“黄河改道”。

万历十五年黄河在杨村集以下,陈家楼以上多处决口。

村落、房屋、树木、庄稼,淹了又生,生了又淹。

黄水之下,生灵在不断地繁衍,村庄在不断地重组。河堤屡毁屡建,生民苦不堪言,真可谓“黄水淹不尽,春风吹又生。”黄水来时,黄河大堤成了百姓栖息之所,人们称大堤为“高头”,“高头”成了灾民们短暂的天堂。

黄水过后,一马平川,苍穹之下,一片死寂。灾民丛生,饿殍遍地。

人们凭着记忆,在原来的位置,陆续重建家园。到百年乱世过去,康熙十八年孙毓璘县令四处求银子创办柳园6757亩,作为河工料。康熙二十年申报免办河工料,得到河道总督靳辅批准,丰县百姓多年受河患之苦得免。

随着时间门的推移,草色渐青,房屋从无到有,树木由小变大,百年乱世过去,大堤北面的河滩上,不知什么时候,渐渐冒出了很多户人家,丰县的人给他们的孙毓璘县令立个碑,安居乐业地过日子。

阿哥学识渊博,他将这一段对比国家大事,小到不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目光里透着一抹不忍心和痛惜。

“汗阿玛,这就是如今丰县一带为何柳树多的原因。孙毓璘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儿子也认为他该处以斩刑。但,如今国家稳定下来,一些老臣们难免把持不住自己,我们还能每次都不顾颜面地杀一通”

康熙笑了,望着成长起来的儿子,很是欣慰,很是遗憾地笑。

“胤祉啊,”康熙一句话出来,背负双手走到窗边,望着天上初生的明月,繁星眨眼。“天高,高不过人心。海深,深不过啊。当年的美探花,文臣清流领袖”

不知过了多久他喃喃出声“权势真会把人变了个模样可是胤祉,他有功劳,朕都看在眼里,他一步一步地从一个县令升到一个巡抚,朕本想再调他回京,这才是他应该得到的体面。朕给他这个体面他不满足,他要伸手和百姓拿钱”

康熙的话里杀气腾腾。

一转身,看向四个儿子,目光灼灼的透着压抑,紧紧地将每一个的细微反应都看在眼里。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