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真心替弟弟们高兴,唇角上挑,俊脸上懒怠的笑容大了几分。
父子两个继续散步,还是一样的八字步,一个老人慢吞吞的,一个乌龟一般挪着。
看得胤禔有点傻眼。
就这样,就这样,五个弟弟都有差事了
好吧,都是一些闲散的差事,无关紧要政务和军务的,确实关系不大。
可关系不大,也是正经差事啊。胤禔望着四弟慢吞吞的身影,俊秀的眉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由地回忆儿时,他们都想和汗阿玛多接近,想去乾清宫午休,每次都是四弟打头。
说起来,这是自己的老父亲,还能把自己怎么着了可他们就是面对那威严又熟悉的乾清宫心生畏惧。
他一转头,看向身后梁九功等跟来的宫人的身上,梁九功瞪大了细长的小眼睛,晃晃脑袋极力表示大爷,太阳今天从西边儿升起来,奴才今天早起没带耳朵。
“”
这一个个的,都是心眼儿多如牛毛。胤禔自觉思考不来,干脆不去思考。
康熙暂时没有心力去训斥太子,可能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太子了,他提也没提这件事,胤禔也不敢再提,四爷心里不好受。散步回来清溪书屋的小书房,四爷抱着一叠奏折,细细地和康熙说明昨天报上来的政务。
“紧急的,儿子都给处理了,汗阿玛您看看,可有需要更改的。其中有一条,福建发来的一道奏报,言道当年一位吴桂名下的大将军聚众谋反,儿臣细看之下,发觉情况不符合。”
康熙点点头,接过来这道奏折慢慢翻着四儿子处理政务严苛,但敏锐度绝对可靠。
“朕曾经说过,当年投降的人一律平等以待。如果因为过去的身份,就直接说谋反,过于武断。是非曲直,还是看具体事情。嗯,处理的很好,如果是因为采买茶叶引起来的争端,而福建巡抚没有及时安抚百姓,造成民乱,却栽赃在一个投降的将军身上,严惩。”
“儿子也如此认为。现在大清国的茶叶出口越来越好,不少茶农就指望茶叶过日子。如果有地方官或者盐茶官加派税赋造成民乱,这一串儿的官员们,也需要梳理梳理。”
“你小子,就看老父亲闲着几天,就给找事儿。”
“汗阿玛心心念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偏说儿子找事。”
“贫嘴。”
“嘿嘿。”
胤禔在一边喝茶用点心,听着老父亲和四弟的谈话,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面带微笑。
他们这些兄弟,也就四弟能在政务上给予汗阿玛帮助。太子长到这么大的人了,还是小孩子一般只会安抚打压不会严惩,一味地对官员们行事宽仁,虚伪又胆小
胤禔暗骂一声,虽然他也觉得人事艰难,比打仗还难。可太子不是打小儿学习着
胤禔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不会是应该的。太子会是应该的,太子要是无心操办,那是白瞎了老父亲这么多年的教导。至于四弟,四弟会那是天生的,老天爷赏饭吃。
有人做匠人有天赋,有人唱戏有天赋,有人经商好都是老天爷赏饭吃。还有的人,那就天生的比别人心性强大,他从来不去闹情绪,从来不说我不会,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了,我害怕了,我没有时间他天生就是上苍赐予人间的,解决问题的人。
太子和大郡王这件矛盾,康熙心伤之下,没有处罚大阿哥胤禔,谁也不想提及,太子和郡王前来请安,他也没说什么,在所有人的面前都跟没发生一般。
五贝勒、六贝勒、七贝勒、八贝勒都有了正经差事,就连一贯不着调的十阿哥都有了对口的差事,兄弟们齐齐来给康熙磕头谢恩。
“汗阿玛,儿子一定用心办差,不辜负汗阿玛的期望。”
康熙冷笑,挨个瞅一眼,嫌弃道“这差事,是你们四哥给你们讨来的,你们只管不辜负你们四哥的期望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