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一样样地说着,康熙全当听故事一般,看着儿子们的闹腾。
难得老四还顾着武英殿的差事。
梁九功窥视康熙的面色,语气里带出来一抹赞叹“皇上,四爷查抄了几个主管的家,几个官办作坊里的匠人都夸那。”
“哦”康熙来了兴致。
“皇上,是真的。四爷要求提高质量检验标准,说要建立老百姓信任的招牌,质量管控高要求,匠人们本来也有反对的,都说四爷严苛。可四爷查抄了银子,承诺给作坊里的宿舍改善环境,食堂的伙食也提高,更好地解决匠人们的孩子们的进学事宜现在都在夸四爷是大好人。”
康熙咳嗽一声,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好人好吧。勉强算一点。
面带冷笑,继续悠哉哉地听着。
“皇上,那作坊里的官僚作风,对,四爷说的,不是官偏偏比官儿们还会官僚作风。一开始查的时候,有几个主管都是清廉得很,生活也是朴素节约人人可见,主管们还互相包庇勾结的,那真跟官场一样啊。四爷派去第一批的二十个人去查,什么也没查出来,还劝说四爷就算有点糊涂,也是有能力的,有功劳的四爷再选派二十个人去查,说谁查出来一个贪污严重有证据的,谁接任那个人的位子”
梁九功眼睛瞪大,好不痛快的模样。
“皇上,四爷一口气查出来一百万两银子的贪污那。一口气换了十多个主管,作坊里人人拍手称快那”
听得康熙一口茶叶喷在梁九功的身上,猛地咳嗽。
小四胖
有这样的损招儿了吗
康熙气坏了,当时宣来四儿子一顿疾风骤雨的训斥“堂堂皇子,用这样的招数,怎么能服众你这是耍流氓无赖啊你还记得你是大清的雍郡王吗”
四爷理直气壮“汗阿玛,大清的作坊越来越多,作坊里的利益越来越大,进入作坊做活的人将来会和种地的人一般多。我们必须打下一个规矩方圆严格的好开始。”
“你还有道理了”康熙一脚踹出去。“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这是撕下来官办作坊的面子在地上踩”
“里子都没有,何来面子”四爷硬生生地挨了一脚,一撩袍子跪下来道“汗阿玛,大清眼见太平安稳了,贪污之风越来越重。有大家富户见作坊里的利益和地位都在上升,为了送一个子弟进去,花费一两万两银子的都有。儿子不是说这样的送钱方式不好,可是这样一来,官办作坊就死掉了,没有活力,没有朝气,产品质量不能保证,更没有创新,甚至谎报账目谎称亏空,要工部拨款扶助。汗阿玛,我们的老百姓拿他们没有办法,但有权利不去购买国产的东西汗阿玛,儿子认为,若有一天老百姓对官办作坊失望,危害甚大,关系大清的未来”
康熙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子。
良久,问道“你要他们创新”
“不能创新,不能保证质量,养着他们混日子变成另一个官场吗”四爷挺直脊背跪着,望着老父亲眼里的担忧,扯着嘴角笑一笑,懒怠,温和。“汗阿玛,技艺在这片土地被打压几千年,如今我们要提起来,儿子知道,它有了儒家的骨血渗透,随了儒家的优点和缺点,可儿子还是想着,能做好一点儿,就好一点儿。”
康熙望着儿子离开的背影,冬日淡淡的太阳落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迷人。儿子的身姿挺拔如松,行动间懒洋洋的猫儿一般骄傲优雅从容。
四爷出来清溪书屋,衣摆上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鞋印子施施而行,挪到了畅春园门口,发现门口焦急等待自己的,除了苏培盛几个人,还有新提拔上来作坊主管之一,比四爷小两岁的年轻秀才鄂尔泰。
面如红枣,气度严谨身形消瘦的鄂尔泰大步上前,跪在四爷的面前,仔细地给他打掉那鞋印子的灰尘,一抬头,祈求道“四爷,奴才不要是官办作坊做主管。奴才要去宫里当差做侍卫。”
“为什么”四爷抬脚慢慢地走着。鄂尔泰赶紧爬起来跟上,眼里含泪急切地说着“四爷,奴才的父母病了,大夫说救不回来了。奴才因为四爷的赏识,有了一点银子,能养家糊口。但父亲昨天说,八旗子弟天生征战沙场,如今没有仗打了,更要报效朝廷。奴才认为父亲说的对,奴才很是惭愧,奴才明年去参加举人考试,考完举人就来宫里当差。”
“”四爷脚步一顿,眯眼看他一眼。
他上辈子的心腹大臣,这辈子还是要走上上辈子的老路,年过四十才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