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们都捂嘴笑。胤祉生气,放下茶杯,手里的扇子一敲五弟的脑门,怒道“你们哪个读书好,习武好了,再和三哥比划。”
嘿嘿。弟弟们一起憨笑。
有胤祉润笔,几封信用八百里加急发往江南。
同时间,太子、索额图、佟国维、陈廷敬所有人,都有信件发往江南。
江南的匠人闹事,本是小事。即使闹成功了,对于大清的大环境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都担心,这对于四爷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但他们再担心,摸不透四爷的路数,也不知道怎么防备,只能叮嘱再叮嘱。
胤禩、胤祥、胤禵收到北京的信件,江南的士绅豪门们、盐官们也都收到北京的信件。
胤禩、胤祥、胤禵对视一眼,各自开始行动。
胤禩带着一批侍卫们,去联系江南的世家大族,盐商、十三行等等豪门。
胤禵带着一批侍卫们,去拜访江南佛门和道门。
胤祥则是领着一批侍卫们,来到匠人们罢工闹事的郊外聚集地。
面对粗布短打、灰尘朴朴席地而坐,啃着干窝窝头的匠人们,他站着,十五岁的少年,宛若一座小山地稳重,给予所有人力量和安抚。
所有人因为他坦然的态度,安静下来,哭着给他磕头“十三爷,您可来了。”
胤祥鼻子一酸,缓缓走到一个小高坡上,用足了内力高喊“父老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在着急,你们有的等不下去了,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朝廷来消息了。皇上他老人家说,你们想要自己的孩子读书,这是大好事,他大力支持。朝廷一时困难,没有办法供应你们的愿望,他很伤心。他听说,你们要化缘,他老人家先出一份银子。”
下面挤挤挨挨的人群仰头望着十三爷,精致好似天人的白玉面堂,疏阔明朗好似太阳,一身藏青家常服饰的十三爷,挺拔俊朗的身姿要人无比向往,头戴一层层的光圈,更要他们仰望和崇拜。
可是,要孩子读书是什么他们要涨工钱啊。
猛地一声大喊在人群中响起“皇上老人家仁慈,皇上老人家仁慈,乡亲们,我们的孩子能读书了。我们的孩子能读书了”
最后一声用足了力气,热泪滚滚的。
人群开始沸腾。
“十三爷,您说的是真的皇上他老人家带头出银子”
“十三爷,皇上要我们的孩子爷去读书”
“十三爷,”
胤祥挥胳膊,激动地大喊“读书都去读书大清的孩子都应该去读书,将来做匠人,也要读书识字了。”
“嗷”
人群蹦起来欢呼,面朝北京的方向,给皇上他老人家三跪九叩的磕大头,一时之间,哭嚎声震天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