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肥胖一节(14 / 19)

来到畅春园,在澹宁居的门口看到站岗的隆科多,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抬手拍拍他的肩膀。一进来大殿,发觉大臣们都到了,挤挤挨挨地坐满了一大殿。康熙一身家常酱色袍服,端坐上首,有关是否禁矿的事情,议事再次开始。

他悄悄走到三哥身后坐下来,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

果然八弟出手,这次的议事靠谱多了。

明史编修官王鸿绪舌战群儒、慷慨激昂“启奏皇上,诸位同僚们说的,都不是解决办法,而是推诿的办法。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而是后患无穷的办法。明朝时,朝廷除了任命专门官员,还把熟悉矿场种种的富民任命为“矿头”,尽可能地维护矿场安全。然而因为明朝中后期朝堂一片黑暗,矿业的官员也尸位素餐,矿工们便掀起了一次次bao动。最终,明朝“一刀切”地禁止各地继续开矿。臣认为,这是极其不负责的方法。在这片朝廷不插手的“黑色”地带,“乱象”成了常态。矿主对于工人们的苛待和压榨,已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只要那里有能换成钱的煤矿,那里就会有商人组织开矿,无论风险有多高,无论有多少人命丧于此。”深呼吸一口,平复激荡的情绪,但仍是表情沉痛无以复加。

“采矿乃国之大事,我们需要矿产,封禁了矿场,矿从哪里都从其他国家购买吗说旷工们闹事,想过他们为什么闹事吗”老眼一红,哭道“皇上,做旷工,历朝历代都是伤亡大的活计,为此,历朝历代都尽量保证旷工们的安全。比如周朝时,朝廷专门任命了“矿人”,以管理各地开矿事务。这些矿人不仅能鉴别各种矿物,还能较为科学的勘测矿藏,确定矿址。但是,这些都只是降低伤亡。每一个旷工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对于有从事煤矿采掘工作的人的家庭来说,去门头沟,就是把全家的希望压在了一条随时可能倾覆的船上了啊。没有安全感,流落在矿井里,一旦出事,一个家庭就没有了供养,能不闹吗”袖子一呼隆眼泪,面容一肃,忧国忧民。“皇上臣认为,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安全采矿,在他们受伤的时候给予照顾,而不是封禁了他们的活计”

鸦雀无声。

都在看王鸿绪这奸猾老头是吃错药了今天

而康熙瞧着太子和一些大臣黑漆漆的便秘脸,笑了。

“王卿说的好啊。”康熙很是感怀。“旷工们是大清子民,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他们啊。”

“皇上,”吏部侍郎杜默臣站出来,不防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猛地抢话“皇上,刚杜默臣说,旷工们都是刁民,臣这里有一问,什么是刁民阎若璩,江苏淮安的文人阎若璩考据出来,那四书五经中的尚书压根就是伪书。真正的尚书自秦朝毁于火后,至汉武帝时,从孔子家墙壁中得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十六篇,孔安国把它献给朝廷。东汉时期,这十六篇又失传。东晋梅赜献古文尚书,变成二十五篇,还有所谓孔安国传。唐代孔颖达作正义,将原今文二十九篇与梅赜的古文二十五篇放在一起。以后历代有人对梅赜所献的尚书表示怀疑。阎若璩效法宋人欧阳修,为辩证伪书而不惜向传统偏见挑战。他已然证明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都是伪书。皇上,经过阎若璩的考证,古文尚书是伪作铁证如山,不可动摇。一千多年来,奉伪古文尚书为神圣的经典,也是宋明理学家的重要依据,要人们诵习的儒家人,是不是刁民”

宛若一道道天雷劈在头顶,在座的所有人无不变色失声,身体僵化。

尚书为伪书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人怀疑,但是从来没有人揭破,更没有直接的证据拿出来。

从来没想到,鄂伦岱,康熙的表亲,堂堂的内大臣,会第一个提出来。

还是有名的江南民间文人阎若璩考据出来的

尚书若被证明是伪书,理学家们骗人的鬼话也就被揭穿。阎若璩考订出尚书是伪书,一方面在考证方法和古文献整理方面取得了成就,一方面也打击了宋明理学,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儒家经典的权威。

儒家的四书五经都是假的,儒家人以何面目存于世

还怎么高高在上特权无数

所有人的目光压在鄂伦岱的身上,但他一点不怕,高扬着脑袋,很是骄傲兴奋于自己获得瞩目。

康熙扫视一圈每一个儿子的表情,除了老四还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模样,其他人都是很正常的震惊。嗯,老八,有点装的过了,脸皮僵硬,还有点苦涩是因为被老四逼着

阎若璩的考据,康熙知道,皇子们知道,消息灵通的大臣都知道,却是第一次有人正式提出来。

还是在这样的大场合。

王鸿绪、鄂伦岱这些人,和老四的关系都很不好。康熙这几年也有发觉,皇子中老八的人缘最好,佟国维、皇兄福全等人都在自己面前夸老八。

所以今天,是老八被老四逼着,帮助老四不管如何,老八这样的实力,要康熙越发对老八另眼相看了,只他怀疑,老八真不是老四的性子,这么卖力气为哪般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