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知道除了太平公主,他不可能会立其他女儿为皇太女,可李世民不知道啊,他到现在都还以为神龙政变的对象是他那当了女帝的孙女。
武曌
一直闭目养神,只用耳朵听着江夏讲述的武曌终于慢慢地睁开了眼。
她已不再年轻,但眼神依旧锐利。
她看着她的女儿,淡声说道“神龙政变,食封五千”
圣历年间就已食封三千的太平公主喊道“圣上”
阿娘这话说的就好像她是为了食封才参加的政变。
武曌当然没有这么想,只是逗她罢了。
此时尚是圣历年间,武曌尚未改年号为神龙,但她已经猜出这场政变应该是针对的她。
既然太平参与了政变
看来那时的自己身体已经不大好了。
七十余岁的武曌早有心理准备,没在这上面多做纠结,只看着光屏出神在她武曌出现过的前提下,他们会不会担心太平成为第二个自己他们是否容得下手握大权的太平
这些问题应该不会有另一个答案。
应该说,哪怕没有她的出现,李隆基也不会希望有个权势滔天的姑姑压在头上。
“太平,你觉得你能从第三次政变里活下来吗”
太平公主参与的前两次政变都让她手中的权力越发强大,可第三次政变,太平公主败给了她的侄子李隆基。
这场“先天政变”让李隆基坐稳了皇位,也让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丢了性命。
如果只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看,先天政变的事情脉络似乎很清晰,太平公主好像就是这件事里唯一的反派大boss。
据说太平公主担心太子李隆基英明神武,如果他登基极有可能会削弱她的权势,所以她想要换一个太子。6
资治通鉴中说她散布流言称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不该当太子,说她派人监视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还说她偷听到李旦和一个名为韦安石的官员谈话,知道这个官员帮李隆基说话,于是就陷害了他
怎么说呢要说别的事或许还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太平公主偷听李旦君臣谈话就真的有些离谱了,原文里还说是李旦秘密召见的韦安石这得多秘密才能让太平公主偷听到
这里的艺术加工加得太多了啊
不过在这里还是严谨地说仅代表我个人,觉得这段不是真的。
别说江夏不信,就是听见这段的大部分的人也无语凝噎。
李旦虽然朕本事不算大,但也不至于秘密召见个臣子还能被人偷听了吧
太平公主谁把我写得这么掉价
还有,什么叫因为我派人监视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
那小子会不安
太平要被气笑了。
总之,在资治通鉴里,太平公主一直针对李隆基、打压李隆基,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亲手把李隆基送上了皇位。
怎么弄巧成拙的呢太平公主让术士向李旦进言,说彗星现世,太子应当继位。
本意是想挑拨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谁知李旦压根不按套路出牌,他不但没和李隆基起隔阂,他还真就禅位了7
李旦真禅位了
爽快到有些草率了吧
刘恒不解不就是个彗星现世吗下个罪己诏就差不多得了啊
刘骜这不是找个背锅侠就能解决的事吗
想起自家的臭小子的李渊重孙,你告诉我,是不是你的不孝子也逼你禅位了
李世民我不信,因为我阿耶不这样。
阿玛死活不放权的高龄太子胤礽这样的爹能不能给我来一打能不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