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道友。”老子打了一个稽首。
白若回礼,“见过道友。”
“此乃吾徒玄都。”老子指着少年,为白若介绍道。
白若心下了然,原来这位就是演义之中老子唯一的徒弟玄都师。
相传玄都根性奇佳,资质远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上。
“玄都见过前辈。”玄都果然不愧是太清唯一弟子,光是这份机敏,便远超旁人了。
白若抬手虚扶一把,一道清风过体。
“却是无所相赠,便予你法则一道,日后修为有成便可参悟了。”这却是白若自身风之法则的一缕显化,既不影响玄都对自身大道的把握,反而会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
相熟的大能在见到小辈时大多会有见面礼赐下,或是天材地宝,又或是法宝珍奇,至于这一缕法则之力
别问,问就是白若穷。
不过在价值上来说,这丝缕法则之力对现在的玄都来说确实是珍贵无比。太清贵为三清之首,其自身大道自然可以传授玄都,然而有了白若的风之法则旁征博引,只会让玄都对于法则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其来说不是坏事。
“玄都谢前辈所赠。”少年眉目疏朗,明白了这道法则的珍贵之处。
显然太清也明白这个道理,“道友费心了。”老子还是以往那般清静。
这里又显现出白若与老子的不同来。
白若观世而入世,却并未收下弟子。老子观世而不入世,最后却收下了玄都。
“道友客气了。”白若与太清之间一直如水般平静,当初在不周山白若护三清得宝,后太清又与不周山与白若分宝,两人之间虽然因果已消,但白若是不介意和一位日后的天道圣人交好的。更何况两人之前就有交情在,倒也不显得突兀。
“此番明悟大道,白若提前恭贺道友了。”白若如何看不出来太清距离那圣人境界只有一步之遥,与白若死活也迈不出去的最后一脚相比,老子无疑要顺遂地多。
如果按照寻常剧本来演,同样手握紫气的白若欲成大道而不得,在后来居上的太清面前应该很难保持风度,最少也应该有些许不平,这才符合反派的样子嘛。
然而实际上白若内心很是平静,对老子的恭喜也是发自真心,没有丝毫嫉妒。盖因白若看得分明,自己成道与否不在太清,而是天道对自己的压制。是以白若内心并无对女娲、太清的怨憎,心态摆得很正。
即便是清静无为的老子也能品出白若话中的真心,亦是回道,“道友终成大道。”
“承道友吉言了。”白若回礼。
目送着太清与玄都离去,白若转身返回长白。
果然不久后便听到太清的声音响彻洪荒。
“今太清有感,立人教,收徒玄都以传道统,以太极图镇压人教气运。”
人教,立
浩大功德降下,昆仑山巅祥瑞显化,太清沐浴玄黄功德之下,开出百亩庆云,头顶玲珑塔,身后展开太极图,周身绽放瑞彩,端得圣人风骨。
太清成圣,洪荒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