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军事才华绝不输于丞相诸葛亮,可政治能力却是远远无法与诸葛亮相比。既不能压服上下人心,又不得后主刘禅信任,只能眼睁睁看着奸佞当道,蜀汉江河日下,姜维空怀壮志,为之奈何
公元263年,魏国大军伐蜀,姜维向后主刘禅上表提醒,刘禅却听信宦官黄皓的鬼话,根本不曾将之放在心上,甚至将姜维的公文压下,连朝中大臣都不知晓。
结果魏将邓艾自阴平走小道长趋而入,收到消息的成都瞬间宛如经历了一场地震。等到率军抵抗的诸葛瞻在绵竹兵败身死,后主刘禅更是二话不说就麻利地投降了。
而这时,姜维还在剑阁拒守,久攻不下的魏将钟会甚至都已经准备退军,刘禅投降的消息却从成都传
到了前线。
姜维本还以为刘禅会固守成都,或者向东吴求援,或者跑路到建宁总之就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干脆躺平。
是以,当刘禅投降的敕令传来,三军将士无不怒发冲冠,气得拔刀砍石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可再愤怒又能如何呢连君王都已低头臣服,他们又何必再做无谓的抵抗
况且钟会对姜维礼遇有加,出则同车,入则同席,俨然当初曹操对刘备的待遇。他那不合时宜的“痴心妄想”,似乎可以收起来了,那不该压在他身上的重担,似乎也可以放下去了此时此刻,摆在姜维面前的是一条光明大道投降曹魏。君王已降,身为臣下的他不会背负任何骂名,凭他的才华,将来立功封侯也不在话下。
姜维的答案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水镜之中,一封呈递给后主刘禅的秘信缓缓展开,每一个字都滚烫得灼烧人心脏。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他假意投降,挑唆钟会自立,于是立下灭蜀之功的邓艾被后者构陷谋反,惨遭杀害。姜维正准备继续挑唆钟会杀掉魏军将领,而他再杀死钟会,坑杀魏兵,重新拥立后主刘禅为帝,谁知愤怒的魏兵先一步爆发,不仅钟会于兵变中被杀,姜维连同其妻子儿女,以及蜀汉太子刘理全都死于乱兵之下,万般筹谋终是一场空
水镜之外的昭烈帝刘备几乎要落下泪来。
刘禅的举动让他有多么痛心疾首,姜维的呕心沥血就让他多么动容“得此忠臣,夫复何求我刘氏何德何能
历代平行时空,谁能不为姜维动容
汉光武帝刘秀叹了一口气,幽幽开口姜维不负刘禅,不负季汉。刘禅既负季汉,亦负姜维。如此天子,不配为君
姜维的选择并非身临绝境的困兽之斗,而是有光明大道在前,却偏要走那崎岖小道,不惜以身殉道,虽九死而犹不悔
好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好一个虽久死而犹不悔
姜维的结局带给了众人太多的震撼,以至于甚至都没有多少人去唾骂刘禅的投降。有这份功夫,他们更愿意用来赞美姜维,懒得在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身上耗费
心思。而对姜维,用再多的溢美之词都不为过。
诸葛亮看向这个年轻人的眼光就大为惊奇他本已认为对方足够优秀,将来必成大器。但现在看
来,姜维的表现不是优不优秀的问题了,他是独一无二的那种。
才能胜过他的或许有,这份品格却独一无二,即便是青史之上,又有几人可比
诸葛亮发自肺腑地感叹道“仙人所言,第一次北伐的最大胜果便是得到伯约,如今看来,此言万万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