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昭君千里和亲,有花木兰替父从军,有易安居士李清照毅然高呼“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花蕊夫人放声讽刺“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众人的目光都凝固了。
无数或大或小的片段在他们眼前飘过。
乱世之中惨遭掳掠的女子,太平盛世折于后院
的女子,和亲塞外一生孤苦的公主,青楼之中终日卖笑的妓子黯淡如同老照片的画面中,每个人的神情都是那样压抑,像是在无形的囚牢之中不得解脱。
而就在这时,一道满怀着指控、又满怀着祈求的女声,穿透了无数平行时空
生来作女不作男,我当奋哭天皇前。孤松完柏有劲节,肯与桃李斗芳妍几年生长香闺里,画眉之笔香生矣宫中纵唤好女儿,已是开花不成子。我欲参经疑,扶风高弟摇手訾;各家健儿竖赤帜,何人肯拜曹家师我欲修国史,绮阁不封女学士;兰台表志妹补之,刊书未曾列名氏。
我欲从军征鸱张,立功异域驱天狼,木兰荀灌相颉顽。
昨闻军中下严令,妇人在营气勿扬;峨眉不用将军妆,幡然云袂归紫房。碧玉箫孔无人弄,桃花万树艳珠洞。白云乡在上清间,依然未醒红尘梦。
谢女絮,苏姬图,古今传者能有几纵传何足当有无苍天使我不丈夫,娟然面目何为乎持铁如意击唾壶,今生已矣来生殊。吾若作男生不虚,此愿天或终偿吾。
“苍天为何将我生作女儿我若为男,必习文学武,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清朝才女吴筠在悲愤中质问苍天,道尽了华夏数千年来多少女子的不甘漫长时光以来对女子
的压迫与不公,令这等才女都只能生出“宁投男胎不为女”的心愿。
可即便在如此不公的环境中,仍有惊才绝艳的女子,突破时代限制做出辉煌的成就。她们比吴筠思想更进步,不怨未生成男儿身,一袭巾帼,须眉见我尽低头
而大唐巾帼之风,便尤为浓烈。
作为华夏历史上文治武功辉煌的顶点,大唐王朝以它独特的魅力在青史之上留下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其中最令后世津津乐道的,除了大唐皇室的政变传统,便是这一时代接二连三涌现的巾帼奇才,她们以超迈古今的豪情气概成千古之佳话
华夏历史因她们而愈发璀璨。
特殊番外巾帼奇才大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