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高长松想差了,除了掌握跨时代工艺的他以为,可没人会到处送玻璃杯打广告,这在唐代真是贵价奢侈品,像他这般,送不起。
黄鹤宴结束后,高长松产的玻璃制品风靡一时,他收到了大笔订单。
这群人不知往哪买,都跑西市的酒肆,搞得高香兰吐槽“咱这已不像间酒肆,倒像是杂货铺了。”
说杂货,是因为什么都卖,没具体分类,若高长松有意,完全能订一块匾,叫“珍宝阁”“和璧坊”之类的。
眼下正处于供不应求之状,熟练掌握吹玻璃技术的只有杨亭圭,学徒只能做些小物件,吹精巧的摆设还很勉强。
而吹制这步骤,目前真没别的代替法。
供应不上,只能暂停发卖,达官贵人家的小厮来排队,问就是“要等等,那物件还没做出来。”
小厮也聪明,他说“我给定金,做出来了再来拿。”
掌柜不肯应,小厮做得更绝,直接把钱一丢,撒腿就跑,跑的时候还不忘留下姓名“永崇坊安家不日便来取货,掌柜的可切莫忘了。”
这情况多了,掌柜的解决不了,高香兰也处理不来,就可怜巴巴地找到高长松,高长松想了下问“接多少预约了”
随即听见了令他瞠目结舌的数字。
高长松“”
要不先限量吧
订单太多固然让人头疼,却不是没遇上好事,有了系统发卖的烧制配方后,高长松能在现有条件下烧出不同硬度等级的玻璃器皿。
终于,他也拥有了能扛住高温消毒的玻璃罐头
高长松精神一振,连头上的呆毛都立起来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终于能磨刀霍霍向罐头了
罐头诞生的契机是拿破仑东征,为解决军队在作战过程中的食品保存问题,他悬赏征求保存食物的新方法,一个叫阿伯特糖食师傅做出了罐头。
他发现,只要把处理过的食物装入玻璃瓶中,沸水加热三十分钟后,将罐头密封起来,食品就能保存很久。
高长松不过是模仿了前人的方式,做罐头罢了。
他不奢求马口铁,这年头铁矿如此稀少,全国上下的铁农具都不够,更别说是做罐头了。
至于密封,他暂时选择用木塞与蜡,封一圈,勉强可以用。
这天,钟离珺刚下值回家,就见高长松喜气洋洋地来敲门。
他可不住在怀贞坊内,这个点近宵禁,高长松来了,肯定是走不掉的,今晚要在他家留宿。
钟离珺家人很少,他没有用小厮婢女的习惯,只有一做饭的老妪,与俩道童。
道童是他出了五服的亲戚,近些年家境没落,便送到他这来讨生活。
钟离珺辈分还挺高。
高长松曾来留宿过,对钟离珺家一应事务驾轻就熟,他馋钟离珺家老妪做的饭。
钟离珺可是美食家,能让他留在家里天天做饭的,那必定是厨中圣手,这名老妪听说是从前朝王庭破城时逃出来的,几经辗转,被钟离珺买下。
高长松吃过两回她烧的菜,感叹宫廷中人确实会享受,这菜,真鲜美无比。
很难想象,这是在调味料还没齐的隋唐会做出来的味儿。
高长松上门自不会两手空空,他此番来,特意带了糖水罐头,给钟离珺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