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阑立刻拱手,“微臣必定尽力而为。”
贞元帝心底翻了个白眼,半个月,半个月之后黄花菜都凉了,这谢星阑是真的不急,他憋着口气点头,“行,你喜欢查便先查着,退下吧”
谢星阑此刻听出贞元帝的不快,他疑惑地瞟了贞元帝一眼,又极快垂眸,面上略带迟疑地退了出去。
他刚出门,贞元帝便斥道“他是什么意思真是不成器”
黄万福咂摸着贞元帝的语气,缓声道“谢钦使从前惯聪明的,如今却呆笨了许多,不过他心无杂念,只想着为陛下办好差事,也是好事。”
贞元帝果真没再继续气下去,淡然道“朕从前担心他野心太大,眼下瞧着却是多虑了,且让郑氏与段家争着吧,
朕届时再定人选。”
殿内二人之语自然传不到谢星阑耳中,但刚走出殿前廊道,他面上的惊疑之色便褪得干干净净。
贞元帝的意思他再明白不过,但他太知道此去南巡会得到什么。
前世南巡由他与吏部侍郎闫松牵头,南巡四月,查处了贪腐渎职官员数十人,回京后贞元帝见他手段雷厉风行,很快便将巡查镇西军军饷之任交给他,虽是师出有名,但贞元帝却重在剪除郑氏军中嫡系,而镇西军军中军纪严明,他那一行所获甚少,回京之后,反而招致贞元帝怀疑。
谢星阑仔细想来,贞元帝虽欣赏二皇子李琨之才,却终究忌惮郑氏,因此最终选择了崔德妃所出的五皇子李玥,而自己在选择李琨的那一步便走错了路。
天威难测,按理这辈子他只需早早站队五皇子便可,但前半年的经历告诉他,哪怕他做了相反的抉择,事情的走向依旧难以更改,冥冥天意似一只无形的大手在不停拨乱反正,而他就好像那夜的窦晔,只能绝望地控诉命运的不公。
一切巨变,都是从崔婉死的那天晚上开始的。
想到此处,谢星阑往宫门去的脚步加快了些,待出宫门,立刻吩咐谢坚,“去刑部和大理寺问一声,看看忠远伯府的案子如何判的,若是没判,便催一催。”
谢坚不解,“公子为何问此事那案子已经查完了,怎么判的似乎与咱们无关啊。”
谢星阑扫他一眼,翻身上马后道“若得了准,往临川侯府报个信。”
谢坚恍然大悟,“也对,县主必定挂怀。”他问完了,又悄悄打量谢星阑,“公子连着办好了两件案子,陛下可要赏赐公子”
谢星阑道“为臣者做分内之事,要赏赐做何”
谢坚惊得差点从马背上栽下去。
至晚间回了将军府,谢星阑的书案上摆满了从金吾卫送来的刑案卷宗,这些卷宗大都是近五六年京城内生过的命案,谢坚也不明白,谢星阑怎么忽然看起了这些案卷,哪怕在刚入金吾卫之初,他们也极少办坊间的人命官司,人命案子一查便是多日,甚至数月也追查不出真凶,费时费力不说还极难争功,往往都是差事没得选了,他们才奉命而为。
谢坚心底疑窦重重,到了晚间,去调查宣平郡王府的人回来了,听完禀告,谢坚神色微沉,连忙去见谢星阑,“公子,去查郡王府的人来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