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48. 海禁 朱元璋:好的,请叫我“背锅皇帝……

48. 海禁 朱元璋:好的,请叫我“背锅皇帝……(7 / 9)

那如此想来,这海禁究竟有多严啊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当时我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于是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

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朱元璋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

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朱元璋再次发布命令,禁止明朝人下海通番。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历朝历代诸人“”

这一系列的海禁政策,未免太过“严厉”

难怪会引起民间反抗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还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这可谓是一系列严峻又错误的法令政策了。

朱元璋“”

他屁股挪了挪,竟颇有些坐不住。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额角冒汗的样,实属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可要好好认真的听着。”

“哎,哎”

朱元璋摸了摸后脑勺,尴尬笑了两声,他这不在听着嘛。

本来嘛,实行海禁政策,朱元璋是期望由此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可结果呢,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的反明势力,于是朱元璋所下令的一系列海禁政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

沿海地区的百姓们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而朱元璋的“严交通外藩之禁”,几乎是堵绝了沿海地区百姓们的正常谋生之路。

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而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些百姓就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

“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以及“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紧抿着唇,真的错了

就一点用也没有吗

再说回汪直。

汪直虽然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海盗,但同时也是当时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走私商人。

其实他一直希望明朝能够取消海禁政策,允许民间参与海外贸易。

而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汪直甚至主动帮助明朝剿灭海盗。

但是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朝的认可,因为在明朝看来,以汪直为代表的走私商人依旧是明朝海防最大的威胁。

所以说嘛,有句话叫“堵不如疏”,这使劲儿堵着还不行,有人帮忙,还要一直打压,连沿海地区百姓的正常谋生之路都几乎堵绝了,那百姓不反抗,说得过去吗毕竟都要活不下去了。

你拿了人家吃饭的家伙,你愿意啊

最新小说: 三岁的奶娃小焉宝被师傅赶下山叶灵焉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礼包开出乱码!我获得唯一神技!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官婿美人香 养尸改运: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两千怎么算? 综影视:我见犹怜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开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