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南宋朝廷无能,兵荒马乱,弄得她远离乡井
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黄道婆心想,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了。
于是她主意打定,告别了黎族姐妹,回故乡来了。
宋末元初之前,不知黄道婆其人的,也都意识到了天幕讲此究竟和什么有关。
对于众多女子而言,纺织可是毫不陌生。
只是纺织也多劳累,而这位黄道婆,竟是能够改进纺织技术吗
若当真是如此,这可是做了一件大事啊
之后在回故乡的半路上,黄道婆得知,元世祖已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要征收棉布。
又知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而她的故乡可就在松江一带。
再之后,黄道婆回到故乡乌泥泾,竟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都叫她“三阿婆”了。
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畅叙旧情。
然后这位三阿婆对黄道婆说道“小姑啊你想想,伲起早落夜用手剥棉籽也来不及,布怎会织得多呢官府只晓得要布收税,勿管百姓死活。”
黄道婆听了,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的商量如何改进轧棉纺纱的事情。
是了是了,织布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众多女子不禁心有同感的点头,她们早落夜用手剥棉籽,也不一定赶得上官府征收棉布的数量。
可这其中的辛苦,又谁人在意
但却是没人想到要改进轧棉纺纱的技术,可这位黄道婆
所幸三阿婆的老男人是个木匠,黄道婆就请他来相帮。
这一商量,就决定先改进轧棉籽的办法。
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画出图样,老木匠就按图加工起来。
说到这里,天幕之上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图画。
而且旁边竟是还有单分出来的部件介绍
“快赶快记下来,画下来”
秦王宫。
嬴政也是叫宫人如此详细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不禁又在心中感慨道,从天幕出现到现在,虽然所得东西并不算少,可是他秦朝实在是靠前,这改进的纺织技术可是在那宋末元初就出现了,也不知这中间还出现多少其他新鲜事物,亦或是改进的技术和物件等
都想要,什么都想要。
可还是那个问题,他们并不能左右天幕,只能被动等待天幕给予和展现
确实想起来,就叫人无奈又可惜。
嬴政不由得摇了摇头,又是叹息一声,只能再继续往下听
三天以后,黄道婆来寻老木匠,见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
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竟是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
之后黄道婆又动脑筋,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
她又大胆设想,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
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绽加到五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