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这个,”荀彧又望了一眼不远处直立如山的关羽,却是不由问及了另外一件事。“其人如此性格分明,你是如何能轻松受他召见,又与他一起用餐的?”
“自然是这把剑的功劳。”郭嘉从容答道,复又指了指自己腰中佩剑。“不过,主要是我游侠姿态,不像是个世族出身,所以关将军并未为难,反而亲近……而如你直接报出颍川荀彧之名,却天然招了厌恶。”
荀彧看了眼对方剑鞘上铭刻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也是懒得多言,然后兀自瞥了眼头上渐渐显出威力的日头,便主动折返了。
郭奉孝也无奈跟上,而关云长居高瞥了一眼,倒是依旧不以为意。
不过,随着日头渐烈,无数百姓从数座浮桥上有序渡过河来,得以在污城外的窝棚下稍作歇息,并饮水避暑,正如荀彧所料,关云长到底是心中感念触动,所以还是主动派人到城下唤来了自己与郭奉孝。
“足下自称颍川荀彧荀文若,不知道与荀仲豫是何关系?”关羽端坐在棚下,捻须询问,却居然不是问跟荀公达是何关系。
不过,荀彧也不意外,因为荀仲豫的豪强兼并土地、世族垄断仕途,致使天下生乱的观点,如今已经被公孙珣奉为理论指导了,甚至以朝廷的名义专门版印了荀仲豫的许多文章,下发给了各处官员,美其名曰‘学习讨论’……关云长性格如此分明,更尊重荀仲豫而无视己方阵营中地位更高的荀公达,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正是在下族兄。”荀彧坦然答道。
“令兄何在?”关羽难得恳切询问。
“兄长刚刚回了颍川。”当着关羽的面,荀彧并没有做什么隐瞒。“我等之前举族来邺城,不过是为了避家乡兵祸而已,而如今河北将有大战,便又起了归乡之意,所以请兄长先行一步,看看家乡局势……”
关羽一时蹙眉:“可惜了,未曾谋面……不过你们颍川诸族,尤其是你们荀氏,多为袁氏故吏,此番韩馥献城,便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不是该天然留在此处为官吗?为何要走?”
“只是先做打探而已。”荀彧不慌不忙,依旧坦诚。“总要两边看清局势再说……”
“我懂了。”关云长微微眯眼言道。“无外乎是要观望一下袁本初的气度,各处皆有准备而已,说不得便是看不上袁绍,也要留人辅佐,反正你们大族子弟众多,各处塞一个,总是不差的……连长安卫将军处,也有一个荀公达成了什么后军师中郎将。届时,无论天下局势如何,你们总能坐享其成。”
此言一出,棚中一时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