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二十九章 。(3 / 4)

怎么测要借助所谓不动的恒星定位。

现在的恒星行星概念与古时不同。像是太阳,古人就认为它绕地球转,不属于恒久不动的那类天体。

但,另有一些观测现象古今相似。

夜空上有明显移动的五颗星星。是如今说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古称五纬,即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

今天说的恒星,古时能观测到二十八宿,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在天幕上似乎固定起来。

借此,当某颗星出现在天空,就与什么季节到了、哪种节气来了相互挂钩记忆,比如“七月流火”。

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晕搞不明白天上星星了

那很正常。

古代天文学很不简单,二十四节气正是从此复杂体系中推演形成。

题外话。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非常值得高兴。

这绝不能让隔壁“宇宙国”给偷了去。

偷节气不是偷走二十四种称呼。其背后蕴藏的是庞大且深刻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是一整套观察太空的深奥知识。中国是发明创建者,这个身份不容被偷盗。

嬴政迷惑,大秦隔壁有如此大的国家,竟然能堪称宇宙

朱元璋与朱棣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不知道大明隔壁有这一号国家

后世必是遭逢了一次大动荡,但惨烈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让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说回冬至点,战国时,天文官测定冬至点,太阳在牵牛初度。

当时,人们都以为恒星在天幕位置不变。

一直到了西汉时期,刘歆编写三统历时发现冬至点移动了,他又不能肯定。

东汉时期,贾逵也发现了一样的移动数值。冬至点来到了斗宿二十一度,但他没去探寻变化背后的原因。

直到东晋的某个冬至黄昏。

虞喜看向正南方,发现天空正南方的昏中星是东壁。

这与尚书对不上了。

古籍说“尧时冬至日短星昴”,那会看到正南方的星星是昴宿,可他怎么看到的是壁宿

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在天幕竟是发生了偏移

怎么回事

他进行了研究,然后推算出了岁差的存在。

做好准备,死去的地理课知识要攻击人了。

以现代的天文学去解释岁差,是回归年与恒星年的差异带来了岁差。刚刚解释过回归年就是太阳年,而恒星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真正周期。

便于理解,直接上模型示意动图。

嬴政盯着水镜,津津有味地观看着。

若非现在是白天,他真想在水镜放映结束后,立刻看一看天幕上星宿是否发生了位置偏移,与尚书所载有何不同。

若真能有所发现,足以用来做文章。

尚书是儒家典籍,而他能用观察的星宿变化来对它做出新的注解。

经历被陨石雨砸头后,他信了星象是单纯的天文运动。不过,天象被他用到治国之术时,也可以变得复杂起来。

水镜

岁差,每一年的数值很小。如今知道大约每过716年,群星位置在天幕偏移1°。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