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今天居然要临时考试。
一些人左看看右瞅瞅,试图从邻座的脸上找到答案。
老爹祖父受啥刺激了,为什么要搞这一出更奇怪的是爹与儿子在一个考场啊
朱橚偷偷地伸出左腿,轻轻踢了一下前排四哥的椅子。多希望朱棣转头看他一眼,透露出相关考题内容。
可以肯定朱棣知道内情。
父皇三天没上朝,之前他疑似与朱棣争吵的小道消息已经飘出来了。
朱棣纹丝不动,犹如乐山大佛般稳稳坐着。他当然知道内情,水镜缩短了播放间隔期。
三天前放的那一期墓中星河下集,大鱼被送上了鱼钩,也差点把钓鱼者当场气死。
影像中,朱祁镇的种种行为,恨不得叫人把他给一把火烧成骨灰再给扬了。
如今却无法去灭杀另一个时空成为历史的朱祁镇。
朱棣保证他不会让孙氏进门,不给这个曾孙有出生的机会。
没了朱祁镇,大明就能好了吗并不是,事情没这样简单。
昨天,朱棣被朱元璋告知了墓中星河上集的内容。
咕咕所在的世界,中华之地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历法变动,从阴阳合历变成了阳历。
种种线索显示,三百多年后西方制造会对中华造成重创。现在被视作奇技淫巧之物,将来会进化演变成碾压式的武器。
这可能吗
朱棣见过了水镜,窥探到后世的技术,他必须承认大明站在了历史性选择的岔路口。
往左,是掩耳盗铃视而不见,保持现在的政策不变动,继续如常过完明朝。
王朝总会更迭,明亡以后,西方崛起,中华如何也不是朱家的责任了。
往右,是要从根本改变。将皇权所得利益分出部分,制定新的政策。
主动创立自然科学体系,改变重农抑商政策,释放劳动力,走上一条两千多年没人走过的路。未来是成是败,朱家的命运如何,都无法预测。
究竟是往左还是往右。
朱棣清楚朱元璋必然会思考这个问题,而他们都有了答案。
已知外敌正在蓄力崛起中,再知现在辛辛苦苦的打拼成果会后代被败家败完。
又知史书上给朱明记了一笔故步自封又开历史倒车,就差直白地说朱家是一群蠢货才会在关键节点让西方赶超。
那该怎么办
不如向死而生。
败家是吧
谁不会败
与其留给朱祁镇那样的货色去败家,还不如现在自己来。制定新政把利益重分配,不如挑战一把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朱元璋瞧着排排坐的儿孙们,每一个人在他面前都表现得挺正常,不像有做人做成“朱祁镇”的倾向。
他却知道这只是表象。史上,朱瞻基也没能看出朱祁镇与朱祁钰两个儿子的心性相去甚远。
“今天叫你们来就是随意聊聊。每个人的书桌上,笔墨纸砚都提前备好了。”
朱元璋让众人一边磨墨一边听他说,“别担心,不是什么难题。就回答三个问题,很简单的。”
除朱棣之外,众人都是暗中疯狂摇头。不,他们不信
朱元璋“第一问,你们心中希望京城定在哪里第一问,你们不擅长什么,又最擅长什么第三问,你们觉得朕哪里有所欠缺,其实没有那个能力去管理相关事务。”
前两问还好说,第三问有几个敢写心里话啊
朱元璋和煦地笑了。“每个人一定要写,不能空着,也不能语意不详。大胆地写,朕绝不怪罪。”
除朱棣以外,众人再次暗中疯狂摇头。
要命了,老爹祖父受大刺激了,真的写了心里话,他们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