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诗人作诗一般都是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点题之际也表示重视。
李白也曾给好友汪伦写过一首诗,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汪伦盛情款待他,并在送别之时赠送了许多厚礼,随后李白便在离别之时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4
只可惜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一代诗圣李白,最后却是于当涂江上饮酒,因醉酒而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直接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后世对于诗仙李白之死众说纷纭,其一认为李白是饮酒过度,最后醉死于宣城。
其二是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六十一岁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能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大唐危亡尽力,最后因病中途返回,次年则病死于当涂;其三便是醉后水中捞月溺死。5
月神不曾言说李白何种死法,直叫李白着急得不行。
若是后两种死法自然是好的,毕竟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自然是希望自己能死有所值,即便是临近死亡,也能报效国家为君战死
可若是第一种,有志之士不得报国,只能借酒消愁醉死,实在是太叫人悲哀。
不过已经知道朝廷要征召他入朝为官的李白,稍微思考一下便是看开了。反正现在他的命运已然改变,必定不会再郁郁而终
这一次他立志于报效大唐,绝对不会再犯之前在先帝那里犯过的错误
嗯,不如就先去跟高达夫那个在官场上一帆风顺的无耻之徒讨教一番,反正现在是高适有愧于他。
就当是还欠礼好了。
假若高适知道李白居然打着这个念头,绝对就是要失礼的当场翻一个白眼。
毕竟有月神这般赞誉,李太白现在可是长安城里炙手可热的人才,哪里轮得到他来教导李太白在官场上的为人处事
原本李白是不用这样郁郁不得志的,只是能够在一年之内解决安史之乱的唐肃宗李亨6仅仅在位七年,就被掌握军权的得宠宦官李辅国7给惊吓致死,而唐肃宗死后其尸体更是一直留在长生殿中,一直无人问津。
月神此话一出,原本还在思索应当如何重用被月神所提及之人才的唐肃宗李亨“”
刚才月神说朕怎么了月神方才是不是说朕会被惊吓致死是被谁惊吓致死来着
宫人侍奉左右,闻道皆是不敢多言。
而就在唐肃宗李亨一脸迷茫之际,天幕之中的月神又是一个重击下来。
因为唐玄宗李隆基重用节度使安禄山而导致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未来防范武将而不设元帅,只派宦官鱼朝恩8监军。但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更不懂用兵,致使唐军大败,直接错失捣毁叛军老巢和歼敌良机。
事后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全部推给郭子仪身上,而不明是非的唐肃宗李亨立即罢免郭子仪兵权。
这便又是一出赵括纸上谈兵的悲剧。
可事实并不仅仅如此,在鱼朝恩之后,唐肃宗李亨还重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致使唐朝宦官当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唐肃宗李亨的死亡。
防范武将却不懂防范宦官,这和唐玄宗李隆基重用节度使安禄山之举又有何区别
更可笑的是,不止是唐朝亡于宦官之手,唐朝之前的秦朝有赵高,汉朝有十常侍之乱,明朝亦是有宦官专权,甚至是到了能随便杀死皇帝的地步。
所以你们这些选择重用宦官的皇帝,是都不看史书的吗到底是前朝的亡国教训不够惨烈,还是你们这些皇帝觉得自己很厉害,能控制得住他们可为何你们最后都死在了宦官之手,甚至连尸体都要被侮辱一番
唐肃宗李亨“”
月神您别问了,朕现在就去把这几个宦官给凌迟处死
朕保证再也不会乱来重用宦官,同时也会把这个惨痛教训给写在祖训里边,绝对不会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