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你们应该再多坚持一会儿的呜呜呜”
“俺的小五儿俺娘俩有救了”
“神仙啊神仙啊您为何不来早一点”
“”
至于他们为何要又悲又喜的哭泣,就是因为厨神所言,这是神仙赐下的救命之粮,所以只要逃难之民才可食用,而这个标准就是定在必须饿过一天或者一天以上的人。
若不是这个范畴之人,食用这救命之粮就会折损阳寿,如果贪婪食用之人正好是短命之人,那可能今天把这一口救命之粮吃下去,明日便可去地府那里接受惩处了。
不得不说,这确实打消了绝大多数大富大贵之人的想法,因为他们确实有想过跟灾民抢这一口神仙赐下的神粮。
尤其是某些胆大妄为之人,更是想着要把木桶都给抢走,直接上贡给权贵此处特指帝王将相。
只是救命之粮对于他们这些从来都不知何为饥饿的人来说,却直接成了毒药,那就没办法了。
总不能为了一口吃的,把命给搭上吧
而且最可怕的是,还会引起神仙的不喜,到时候死了下地府,估计就得走十八层地狱算了算了,想起十八层地狱就觉得毛骨悚然,他们不敢动,真的就是不敢动
但有的人觉得自己与神粮无缘之后,就唉声叹气了早知道有今日这个事情,他昨日和今日就不进食了。
“你们且谨记一点,在拿到食物之后就尽快食用,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只存在于今日,过了今日就会当即消失。”
厨神如此一说,少年神仙也不甘沉默,也跟着讲解道“我哥哥所说的消失,就是食物带木桶一同消失,就比如之前给始皇做的长寿面,当始皇吃完长寿面之后,那个装面条的碗就会立即消失。”
经过少年神仙这样的解说,众人都表示明白这就是说施粮救灾只在今日,过了今日那就不可以了。
而在说完这救命之粮应当如何发放和领取食用之后,作为食神的少年便掐指做手势对那数不清的食物进行赐福。
“天神赐福,鼓腹含和,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待赐福完毕之后,就是让历朝历代众人报上自己所在的朝代时间和地点。
那些处在战乱或灾荒之年的人赶紧就对着天幕说出自己的朝代和城池。
厨神选择如此一行,自然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对着天幕上密密麻麻的灾荒之时和地点,历朝历代帝王和官员,赶紧就是记载下来这会成为他们提前防灾治灾的关键。
秦朝。
秦始皇嬴政看到自己执政时期发生的天灾人祸,在皱着眉思索防灾治灾的举措时,也在执笔记载。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贞观年间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天灾之后,那是立即就为百姓会遭遇到的苦难而红了眼眶。而在联系到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是自己德行不正引来的天灾。
只是这样隐隐约约的想法在回忆起巫山神女所讲授的内容之后,又立即消失了。
唐高祖李渊看到自家二郎湿润的眼眶,知道这是一个为民忧伤的明君刚才他看到贞观年间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天灾,第一反应也是和二郎差不多,但再有神女提前预警授课,却也是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