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即便是狸猫换太子,也是分了很多版本的。
最常见的就是宋真宗的皇后死后,想重新立一个皇后,恰巧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膝下无子的宋真宗就想了一个绝佳的好主意。
他告诉刘妃和李妃两人,谁先生下儿子,谁就是皇后。好家伙,这可是后宫之主,谁不想当
于是刘妃又被写成了大反派,身为大反派肯定是心思不正,不择手段的。所以这个版本的刘妃又开始嫉妒李妃了,生怕李妃在她前面生下儿子,被立为皇后。
刘妃遂与宫中总管郭槐密谋,收买接生婆,趁着李妃分娩时,用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不忍心,暗中将太子交付给宦官陈琳。陈琳将小太子装在食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
另一边,宋真宗看到血淋淋的狸猫,以为李妃生了一个妖物,便将其打入冷宫。不久后,刘妃生下一个儿子。宋真宗大喜,立刘妃为皇后,儿子立为太子。
故事当然不会到此结束,不然反派岂不是一点报应都没有所以六年后,刘后的儿子早夭,宋真宗绝嗣,只能从兄弟的孩子们过继一个儿子。
挑来挑去,就挑中了八贤王的儿子,也就是之前被送出宫抚养的小太子。
某日,太子误入冷宫,见到李妃,母子天性,两人一见如故。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撞柱而亡。
刘后虽然没问出结果,但是心里有了疙瘩,于是向宋真宗进谗言,真宗下旨赐死李妃。
李妃当然没死,她被小太监救了并且偷放出宫,流落陈州。李妃身为皇妃养尊处优已久,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只能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后来包拯在陈州放粮,遇到李妃,才得知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包拯将李妃带回开封,帮助李妃和仁宗母子团聚,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
已做了太后的刘妃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而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这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版狸猫换太子。
其他版本有刘妃根本没有怀孕,用狸猫换太子后,把李妃的儿子占为己有啊;
刘妃怀孕生了个女儿,用狸猫换太子后,把太子占为己有等等,最后都被包拯查明真相,揭穿了刘太后的蛇蝎心肠。
刘太后的结局有抑郁而死、有病逝、有打入冷宫,反正结局都不太好。
当然也有结局好点的狸猫换太子,李妃疯了,太子并没有被送到八贤王处,而是流落民间,刘妃儿子并没有死,顺利继位,多年后包拯查明真相,仁宗觉得愧对李妃母子,便让他们二人团聚。
刘妃因为是仁宗的生母,没有受到惩罚。
还有一些版本刘妃和庞太师合谋,陷害李妃,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但是儿子死了,只能过继八贤王的儿子之类的。
版本太多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清清就不一一介绍了。
公元1025年,宋仁宗时期
刘娥刚听第一版时脸黑了,但听到后面的诸多版本,她不怒反笑。
大臣们听到刘娥大笑不止,以为她是怒极反笑,连忙劝道“太后息怒,这都是后人瞎编的,当不得真。”
当然了,您要是从中得到女子临朝称制难以堵悠悠之口的教训就更好了。
看看,这都被写成什么样了。
就一个狸猫换太子,都写出花来了。
不料,刘娥竟道“哀家没生气,哀家是高兴。狸猫换太子乃子虚乌有之事,那些个酸儒也只能编造出这种谣言来污蔑哀家。
还来来回回就这一个谣言,连编点新鲜的都不会。这不就是在说她没有别的黑点可以黑了吗大臣们太后明鉴。
刘娥笑道“这些话本既然如此受人喜欢,哀家就成立一个专门写话本的文史院,就设在翰林院下,若是有话本写得好都可以投文史院。
哀家会亲自过目,若是觉得好就刊印成书,另外请人编排成戏曲,在民间排演。
天幕说得对,笔掌握在男人手中,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对女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她就让女子来掌握这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