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如果树一般的白叠子综合产量更高。
至于西瓜样子的白叠子,在这样子便衣的植株旁侧会有一些营养不良的植株。
那些几乎长不出棉铃。
这样的白叠子养成需要太多肥料了。
一般来说,地力撑不住,种地不仅要考虑收获的产量,还得考虑到地力,不然竭泽而渔,来年就没有办法种植其他东西,土地的地力,也需要好生养护的。
采摘以后,二人开始收获棉花种子。
棉花的种子也可以榨油,油的味道还算不错。
只是白叠子的数量到底有限,包拯跟范仲淹二人都不是那种重视口腹之欲的,这么一来,倒也存下不少的粮食。
他二人聚在一起。
想要商议的事情,是关于将棉花跟土豆汇报给官家方法。
有了土豆跟棉花,他们想要更多的用在增加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上。
而不是送到辽国跟西夏。
这样一来得想个方法杜绝这种可能。
至于继续私下种植慢慢储存,他们手里这些东西已经足够多了。
现在正好是新政如火如荼的时间。
政敌们想办法寻找他们的漏洞,恨不得一击必中。
若是被政敌发现有这些东西却秘而不宣,不上禀达天听,指不定会被认为又异样的心思,这是他们不想看见的。
“原本我想让小太子拿出此物,用来强国强宋。”范仲淹说起来,而后微微摇头。
现在太子年纪太小,还是不要这么早正面掺和朝堂上的事情比较好,若是掺和了,就没有办法脱离了。
虽说棉花也好,土豆也好,只要拿出来,就可以青史留名,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小太子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性格问题,这个位置妥妥的。
不需要锦上添花。
不若多在国子监学点东西。
“哦那现在打算如何”包拯问道。
“自是让狄青送上去,借口付出极大代价,才获取此物,以拥有此物,可抵御外敌,可富国强民的理由奉上。”范仲淹说道。
包拯点头。
狄青
若是拿着狄青送上来的东西送给西夏跟辽国,官家大概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二人同意,而后范仲淹开始给狄青写信。
棉花丰收是喜悦的事情。
包大人解决心头问题,也跟着轻松愉悦。
唯有公孙现在不开心,甚至还有些压力。
他看着眼前两个后生。
问道“借船,我没有。”他现在还打造出大船的钱都没有,如何能够有船。
“”程颐眼里露出疑惑,他觉得包勉不可能欺骗他的。
但是公孙先生也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说谎。
他们都是国子监的监生,张载的学问就连范大人都看好。
不是他们自夸,如他们这般有才华的后生,一般来说,不会被人用这么粗鄙的理由给送出家门的。
既然公孙先生这么说,那定然是没船的。
程颐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理论报复跟公孙策说了一番。
公孙策听罢,眼里露出惊奇。
地面不是方的,是圆的
地面是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