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两个记者一直蹲到了颁奖仪式,拍下了今天的最后一张照片。
颁奖仪式结束后,大家各回各家,两个记者也赶回报社,两人一回来就找到主编,“主编,主编,大新闻,大新闻啊”
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结束了,但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谈资却远远没有结束。
先是好几家报纸陆陆续续报道这场比赛
青年报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圆满举办;
京城日报马拉松精神坚持就是胜利;
生活时报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昨日在京举行,数千大学生参加。
还有广为人知的人民日报,足足用了一整个版面来报道这场马拉松比赛,从全体成员共唱国歌,到数千大学生争先奔跑,直至最后两个领导和庄教授给冠亚季军颁奖合照。
其中还插叙了现场的安排,譬如白大褂的医疗队,红马甲的志愿者,以及苏长河和两个外国人边跑边说话的场景。
报纸上盛赞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堪为祖国之未来,必将承担起祖国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人民日报几乎是各大单位必备的报纸,这篇报道便随着人民日报传遍大江南北,整个华国都知道了京城的大学生们举办了一场长跑比赛,几千人参加,上万人围观,连外国人都参加了。
要说这个消息,大家什么感受京城以外的各个大学的学生们跟吃了柠檬似的。
同样是大学生,你们也太秀了吧我们还在学习,你们都上人民日报了
也有人说“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不是他们在首都,人民日报怎么会注意到他们搞什么活动”
有人不赞同,“得了吧,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报纸上说的这个马拉松比赛也没见别人想到,看看人家这安排,你就说让你来办,能办成这样”
严教授还没进教室就听到学生们的争吵,他走进教室,放下课本,问道“刚才你们在说什么”
一个学生站起来,“严教授,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报道,京城的大学生们联合举办了一场长跑比赛。”
京城的大学生严教授想到去京城上学的两人,有一种莫名的预感,这事应该和长河蕙兰有关。
下课后,严教授从办公室找到这几天的报纸,一翻开人民日报,就看到正中间的一张相片,正是一帮学生排排站唱国歌的那张相片。
苏长河就站在正中间。
严教授又看了看其他几张照片,找到了穿着白大褂、已经有医生气势的蕙兰。
他仔细地读起报纸,从头看到尾,眼神里溢出笑意,读到最后,眼角眉梢皆是笑意。
他就知道他们有能力,果然,就像那句诗说的“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严教授看完报纸,将报纸叠好,塞进包里,带回去给老伴看,严师母高兴不已,“哎呀,他们怎么这么能干这上面的苏同志就是说的长河吧哎呦喂,这份报纸得收着,得好好收着”
前进大队也有人说起同样的话,“必须好好收起来”
一般来说,乡下人很少接触报纸,前进大队是个例外,他们有个加工厂,和外面好些厂子都有业务往来,队里的人也经常在外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