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脸都快红了,最关键的是有同学认出她,还跑了过来“哎,苏月,你回来啦你们这次可真牛”
旁边的家长一听,问道“嚯她就是苏月同学啊”
也有人看过新闻报纸,说道“是是是,就是她,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她,那些国家队的学生里就数她最小”
围过来看苏月的人更多了,有的家长还自来熟地和她爸打招呼“你是苏月爸爸吧你家这孩子怎么教的呀怎么这么聪明连外国学生都比下去了”
苏长河十分享受地和大家交谈“教育这事就不能马虎,从小就得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我称之为三原力”
其他家长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听得一愣一愣的,都走到操场了,还围着苏长河听他说,苏长河说了几句,招呼大家先坐下。
他道“大家先坐,咱啊,别影响这个活动,等会儿会议正式开始,我再上台跟大家详细说说,大家有问题,咱们再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一旁的苏月一脑门问号啥三原力她咋从来没听过
能和苏月一个感受的大概也只有另一位主角姚稷,从校门到操场的这段路,他都快走成顺拐了
好不容易走到操场,看到同样苦涩的苏月,姚稷颇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他给他哥指了指位置,就跑了过去“月月,你的演讲稿准备好了吗”
苏月和姚稷分工合作,她负责分享奥赛途中发生的故事,姚稷负责分享学习经验。
姚稷的稿子,苏月先帮他审核了一遍,因为这货的学习经验不适合一般人,他拿出的最初版本的学习经验就两点,一个是看,另一个是算。
苏月问他具体指啥,他说比如这道题不会做,多看几遍就会了。
就离谱
不会做的题目,光看,一般人看一百遍也不会啊。
苏月他要是按他的初稿分享,梁校长能一口老血喷出来,后来苏月给他总结了几点
第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第二、梳理知识脉络,构建思维导图;
第三、语文和英语等学科重在平时积累;
第四、题海战术,针对性练习;
第五、保持良好心态。
这几条都是上辈子苏月的老师们常常提起的,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资深老师总结的,肯定管用。
而苏月自己的故事,就由她自己编咳咳不,应该是创作,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讲故事嘛,艺术创作是很有必要的。
苏月眨了眨眼,毫不心虚道“放心,准备好了”
他俩在这儿说话,苏长河和姚稷的家长也交流上了,出乎意料,姚稷的家长竟然还是个熟人
“姚书记”苏长河第一反应看向姚稷,又转头看回姚书记,难道他猜错年纪了姚书记不是二十多岁
要不然怎么生出十几岁的儿子的
姚书记大概看出了他的惊讶,自我介绍道“苏同志,你好,我是姚稷的大哥姚政。”
还解释了一句“小稷是我父母的老来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