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孙一天天长大,皇帝一天天年老,两个人的矛盾总会越积越多。
并不是说是他们两个感情不深厚,相反,朱棣祖孙俩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但是,感情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是双方都需要努力去维系的。
而多疑这种容易摧毁感情的东西,又是所有年老帝王都会有的通病。
所以,为了不让祖父对自己起疑心主要是他也确实没干啥坏事,不需要太过防备朱瞻基干脆就把一个众所周知的永乐皇帝的探子提拔到了心腹的位置。
这样,虽然让他的一切行动都暴露在了祖父的目光中,但是也成功的让他获得了朱棣的最深信任。
不过,这个探子虽然吃的是永乐皇帝的饭,但是对朱瞻基本人也挺忠心的,所以,在对方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朱瞻基其实没有起任何疑心,只当是自己的心腹心疼自己过分疲劳,所以才给了这么个建议。
再加上他也确实有一阵子没出去野了,于是就顺水推舟,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下来了。
直到他来到那座山下。
直到他看见了那小路上慌不择路逃跑的女人。
直到那个女人说自己姓孙,是邹平人。
朱瞻基:我麻了。
我说为什么祖父一定要让我来这里走一趟,敢情是担心我被触发什么奇怪的一见钟情buff吗
朱瞻基可以发誓,是,自己一开始确实对这个姑娘心怀怜惜之情,毕竟作为一个正常男人,看见一个瘦弱又可怜的漂亮姑娘惊慌失措的模样,他下意识的产生一点同情之心,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并不是一见钟情或是爱慕有加,仅仅只是一种想要帮忙的态度。
直到她含羞带怯的说自己姓孙。
朱瞻基:“”
告辞
孙氏发现,最近庵堂里似乎有些古怪。
她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看守自己的人似乎有些松懈了。
孙氏试探着去问李嬷嬷,结果却得知了一个令自己大喜过望的消息。
似乎皇孙要过来了呢。
老嬷嬷难得给了她一个笑模样,整张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看得出来是真的很高兴:“听说皇孙要来这边打猎,为了避免意外,还特意派人去请当地的猎户帮着清场子。哎,这当地人哪里有我们做得好这不,大家都担心皇孙的安全,就特意把人手混进去帮忙了,所以这庵堂里人就少了些。”
孙氏脑子轰隆隆的。
她几乎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皇孙殿下居然要来了吗”
陛下刚好要过来打猎,庵堂里的人手又刚好要撤走一部分,那对她的行动,可真是大大的有利。
满心的欢喜已经冲垮了孙氏的心防,她甚至已经来不及考虑,为什么李嬷嬷这个一向非常严格的看管者会在她这个犯人的面前讲这么重要的消息。
她现在只顾得上欣喜。
于是,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逃离的工作似乎顺利得不可思议。
老嬷嬷在吃饭的时候被人叫了一声,那人是在院子外喊的人,所以,李嬷嬷不得不放下碗筷,离开了一段时间。
孙氏趁着她离开,在她的碗里下了一点自己的剩菜。
她本来是想要收买这里的小尼姑,找一点泻药来的。
只可惜,她进来的时候还只是个几岁的小人儿,家产又被抄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穷得只剩下柜子里的几套衣服,实在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去收买人,而且,她也担心贸然行事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只能作罢。
不过,好在李嬷嬷是老人了,哪怕外表瞧着像钢铁一般坚硬,内里的肠胃却依旧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