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佐证,是建夷宫词中声称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康熙额头上的青筋一点一点的鼓起。
最终,他忍无可忍的将写了一半批复的奏折砸到了地上。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皇宫里有没有办亲事,慈宁宫里究竟有没有张灯结彩,他这个在皇宫里住了几十年的人难道还能不知道吗
季驰光冷静的指出了其中的不对劲之处:“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首先,这诗词的作者,身份就很有问题他是前明遗民。”
为了不让这位还奔赴在抗清第一线的反清复明人物受打击毕竟对方现在不一定活着,稚子无辜,
就别让他的家人倒霉的被文字狱给连累了吧,季驰光索性模糊掉了对方的姓名。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被称为前明遗民的,只有那些依然固守着自己明朝子民的身份,坚定不移的反对清朝的,那才能够算是前明遗民。”
“这个人一张嘴,基本这条消息就能够被判定为是营销号消息了。”
“其次,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这位作者并不在京城,更不在宫廷之中,如何能够知道后宫发生的事情”
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个更是忍不住发言:“毕竟是太后成婚,是天下人尽皆知的喜事,说不定是在千里之外听说的呢。”
围在他旁边的人听了这话,也纷纷点头。
这倒也不是不可能。
太后成婚诶,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闹得沸沸扬扬
季驰光“最无语的是,明朝末年的时候,各处宫殿基本都年久失修了,崇祯皇帝也没那个钱来修理,所以,清朝在入住明朝皇室的二手房之前,特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故宫来了个二次精装修。”
“在这位反清复明人员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慈宁宫还没有修好呢。”
此话一出,别管清朝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其他各个朝代的观众都笑喷了。
笑死,新房都没有建好,请问他们是怎么在这里成亲的
这是全靠闭眼瞎编啊。
果然是明朝的遗民啊。
有人啧啧的感慨着。
造谣水平跟他们的史书编纂者简直就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垃圾得非常稳定。
想想那个传闻中被万贵妃的残暴吓得直接自杀的小太监吧,对方后来甚至又在同一本史书的不同篇目里死而复生了。
这大明文人造谣的菜鸡水准可真是半点没让人失望。
季驰光:“当然,可能也有人说,或许是这首诗的记载时间出问题了,没准儿是在慈宁宫修缮完成以后才写的放心吧,慈宁宫修完以后,多尔衮都凉了好几年了。”
“如果这是真的”
“那这不是正经婚姻,这是冥婚啊”
老虎爱吃绿豆糕:噗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以后营销号的标题有了震惊一国太后竟被强行拉走配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