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天赋成为官员,一步步走上高位的。
能够从贫寒之中起家,一步步走入皇帝的金銮殿的官员,都是骄子中的骄子,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多的读书人,到死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秀才。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只能称一句童生。
为什么说秀才是一道门槛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考上秀才,有了实际的功名之后,那个人才能够真正开始享受读书人的特权。
季驰光:“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明朝。”
“明朝的徭役制度是很重的,如果你家里田地颇多,却没有一个秀才举人,那一旦你们家轮到服里役,那很有可能就要倾家荡产。”
“但如果你们家有一个读书人,哪怕对方仅仅只是秀才家里也可免户内二丁差役。”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免除徭役,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农家,都拼了命的想要供出一个秀才。
在那个大环境下,所有人都希望自家能够出一个读书人,让他们家的徭役能够被免除因为,如果一户人家没有秀才举人坐镇,那他们可要惨了。
毕竟,徭役的总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这家有秀才,免了徭役,那他家的那份额就要平摊到别人家去谁又愿意吃这个亏
季驰光把上述那些内容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遍,然后总结:“所以在当时,每家每户都拼了命的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
李世民一手撑着下巴,摇头晃脑:“这样的政策虽然确实有助于百姓上进,催动更多学子诞生,但是,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之下,百姓身上的负担恐怕愈发重了。”
早晚得出事。
长孙无忌细细的听着大王说话,虽然觉得有理,但是也还是摇了摇头:“大王说的这番道理,后人又何尝不懂呢只是,这实在太远了。真正实惠的东西,才是人们喜欢的,能够减免徭役,才是百姓心中所盼的,要不然,谁又肯花那个价钱,去
供一个谁知道能不能供出来的读书人呢”
读书可是个极费钱的事情。
束脩、笔墨、书本,都是费钱的东西。
供出一个学子的费用,恐怕能让一个普通的富农人家倾家荡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养者又不一定能收到回报,如果不拿这么一个现成实在的利益吊在他们的面前,又有哪个人愿意送儿女去进学呢
李世民幽幽的叹了口气:“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钱。”
说到底,还是他们大唐穷了点儿,底子又薄,没那个底气供全民读书。
要是他也能和宋朝一样有钱就好了。
流泪凤凤头jg
房玄龄温声安慰:“总会好的,事事皆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便是了。”
李世民蔫蔫的点点头。
季驰光:“除了这最重要的徭役之外,秀才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