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奇笑道“只靠黑板和铅笔确实有些艰难,毕竟利润太薄了,加上卖水泥,攒钱的速度能稍稍快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四轮马车,自鸣钟,还有洋人带来的西药,那赚钱的速度就没的说了”
皇上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是要把我的家底都卖出去你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皇阿玛这话就不对了,自鸣钟和西药不是你的田,你的田是江山社稷,我可没有做卖国贼。我不过是想让这几样东西拿出去换钱,换回来的银子交到您手上修筑河堤,取之于您,用之于您。我来操心费力,您不用费半点心思,这还不好吗
我呀对您最忠心了,我就是戏文里所说的忠臣良将将来是要写进史书里,跟您一起名垂千古的”
皇上指着雅利奇,“你啊你你这张嘴,白的能说成黑的,黑的能说成白的”
雅利奇去给父亲倒了杯茶,“多谢皇阿玛夸奖,皇阿玛请用茶我确实口才好,那皇阿玛您有没有被我说动呢您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
“哼,不怎么样自鸣钟等物本是皇室所有,若是天下人都能用上自鸣钟,你将我置于何地”
雅利奇反驳道“皇阿玛这话又不对了,自鸣钟怎么是皇室所有呢那不是外国传进来的吗还有西药,那也是外国传进来的,您用过金鸡纳霜,觉得好用,便成立了西药局,专门制作西药,供皇室使用。
洋人都肯把东西大大方方地拿到咱们这里用,咱们却不肯给本国的人使用,那也太小气了
我认为,技艺和知识是珍贵的,但不能敝帚自珍。知识和技艺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若是把它们藏起来,只允许一小部分人研究,这一部分人的思想会慢慢同化,最后导致知识只能传承,却无法发展下去。
皇阿玛您想一想,如果只有皇室和贵族能用自鸣钟,百年以后自鸣钟会是什么样子呢可能自鸣钟越来越华丽,上面有宝石翡翠,有珍珠镶嵌,但自鸣钟只是自鸣钟,除了欣赏美丽的外表,再没有别的用处。
但是如果让自鸣钟传进千家万户,有千千万万个人在琢磨自鸣钟,百年以后,可能有人利用自鸣钟的原理,做出会自己走动的小车;还可能有人将自鸣钟做得小巧可爱,绑在手腕上,随时随地看时辰”
皇上摇头道“你说的这些都只是假设。”
“好吧那我说点实在的,我们来谈谈利润。既然要做自鸣钟的生意,那就得搞清楚谁会去买自鸣钟。我想,能花钱去买的,一部分是有钱的官员、商人、乡绅,另一部分是生活较为宽裕的平民百姓。
第一类人有钱,那么我们可以把自鸣钟做的好看一点,多增加一些装饰品。第二类人比较穷,我们就把自鸣钟做的普通一点,只要能报时就够了。
适用于第一类人的自鸣钟,我们定价多少比较合适呢我看定价五十两都算便宜了,若是加了黄金宝石,那价格就更高了。第二类自鸣钟,我们可以卖的便宜点,二两银子一个,壳子是木头的,或是竹子的,里面的发条就用铁的,不用做的太结实,坏了让他们再买。
您算算全国有多少官员富商愿意买一个华丽的自鸣钟摆在家里,又有多少平民百姓买得起二两银子的自鸣钟只自鸣钟这一样东西,我们的利润就是天文数字。”
皇上本不愿意将自鸣钟传到民间,但听见高昂的利润,皇上不由自主的心动了。
“你说的轻巧,自鸣钟的制作繁琐艰难,会做自鸣钟的工匠又少,你想让平民百姓人手一个,你做得过来吗二两银子一个你也不算算二两银子够不够成本”
“我只是举例子嘛皇阿玛,万事开头难,我也没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想大批量生产自鸣钟,我需要更多的工匠,需要更廉价的原材料。在最开始,我可以少量制作自鸣钟,主要卖给商人。等赚得多了,技艺成熟了,我再扩大生产。
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赚钱,我的脑子就会变得很好用”
皇上又提出一点来反驳她,“你加强生产,必定会使更多的人弃农从商,使得许多平民为了赚钱,放弃务农,改去做工匠。这样一来,对农业会是巨大的冲击。”
“农业是根本,这个我懂可是在皇阿玛的英明治理下,全国人口越来越多,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将来耕地是不够种的,你不让农民改行,他们吃不饱的
这全天下的银子是流动的,我花钱制作自鸣钟,百姓花钱来买,我赚钱去投入河工,黄河流域的耕地免遭洪水侵害,百姓增产增收,增加了收入,他们又回去花钱买东西,我的自鸣钟又能卖出去了。
然后我再花钱雇人,买材料,这笔钱又花出去,工匠和商人又获得了钱,他们再拿钱去买别的东西,就这样循环往复,整个经济就是这样流通的。”
皇上抬手阻止雅利奇继续说下去,“你暂且停下吧今日我们不要再谈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