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朔州,李靖所率唐军连头都不回,直直便扑向定襄。原因无他,颉利可汗这个大聪明因为周边薛延陀与回纥等部落的频频战事骚扰与反叛,竟然决定将自己的牙帐迁徙到漠南定襄来。
这最大概率地降低了唐军的寻找成本,反正就在定襄,打就完了。
于是李靖率三千精兵,顶着朔风凛冽的风雪,奇袭定襄。
了解大漠地形的人都沉默了。
颉利可汗的脑子,是不是有那个大病
你知道汉朝为什么打仗如此烧钱吗还不是因为打仗之前要先花上许久去漠北那一大片地方找寻匈奴的踪迹,还总是找不对。后勤难道不要钱吗
更别提那些在漠北迷路的人了。
再说了,从漠南往漠北去,路上可有不少险要之地,若能先行伏击,便是你突厥的马再优良,也绝对无法逃脱。
汉武朝的将领更是心潮澎湃,还有此等好事
匈奴单于怎么就没那么蠢呢漠南多好啊,土壤肥沃,还适合种田,强烈安利匈奴单于来漠南定居,也方便他们找人不是吗
毕竟漠北虽然一马平川,但是架不住地方大,汉军就容易迷路,迷路就算了,因为没有山隘的阻拦,匈奴单于跑起来是真的快,完全抓不住啊。
李世民则颇为自豪。
知道为什么颉利会来他长安跳舞吧,这都是有原因的。
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竟然搞起了固定牙帐的措施,不得不说,被抓得一点都不冤枉,一点水分都没掺。
当然了,就算颉利跑得快也没用,谁知道是他跑得快还是他唐军追的快呢。
此番出征,依旧贯彻了李靖一以贯之的态度“兵贵神速”,因此对于颉利可汗等人来说,感觉唐军犹如从天而降,他们并没有想到唐军会在此时出击。
废话,你自己都把定位发给人家了,人家不来得快一点都对不起你的这一番操作。
总之,虽然李靖为了行军速度其实只率先带了三千骑兵,可颉利可汗还是“一日数惊”。
不能怪他心理承受能力差,其实他只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而已。
因为颉利可汗认定唐军不可能孤军深入,一定是倾国而来。
要这么说也没问题吧,虽然这一路其实没多少,但还有其他人在路上嘛。
李靖探知这一消息之后打得愈发凌厉,突厥军队溃不成军,李靖一举攻破定襄颉利可汗牙帐,俘获了前隋萧皇后。
萧皇后
他的儿子之中
娶了萧氏女的,不正是自己与妻子都格外偏爱的那个素来恭谨有礼,格外孝顺的好儿子杨广吗
难道这个让他大隋二世而亡的,是广儿
这如何可能呢
于是李靖以三千骑兵,克定襄,威震北域。结结实实地打出了唐朝对外战争的开门红,也是军神李靖扬名中外的。
他唐军一骑,可抵蛮夷五兵,所言自然非虚。
何况攻击对象还是那什么颉利可汗呢。
至于颉利可汗本人嘛,那自然是跑了,颉利可汗想要跑回漠北再重整旗鼓,这也一向是北方外族常用的手段。
所以说,颉利可汗真是挖坑给自己跳啊。
定襄位于大漠以南,因此若颉利可汗想要逃回漠北,必须要经过战略要地阴山。而在唐朝之时,沟通阴山南北的必经之路那便是白道。
从另一路出发的李勣已在此恭候许久了。
李靖在听到颉利可汗的牙帐位于定襄之时,便已经猜到了自己将来可能会做的这一番战略部署。
虽然听起来用三千铁骑踏平突厥可汗的牙帐有点离谱,但是若能善加利用,那绝对是出其不意的一招,定然能够一举击溃突厥的全部防线。
而他对自己,有这个自信。
这么好的阴山伏击之处,不利用一下,那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