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再一次化为银光消散在天穹,天幕之下,却是前所未有的沉寂。
这是天幕自降临以来第一次讲了这么多正经事,将历史上十数位赫赫有名的将军的生平与落幕都摊开来一一细数。
饶是见多识广的帝王将相们脑子也有一瞬间的凝滞。
而后便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年少一些的刘彻作为格外没有心理包袱,第一个反应过来的皇帝,顾不得看什么评论与交流,当机立断“速召群臣众议。”
少年天子的眸中满是对帝国未来的踌躇满志。
他倒要看看,上天降此祥瑞,以征伐之将为契机点拨,他看还有哪个不长眼的胆敢反驳。敢反驳的,那就去给他戍守边疆去吧
什么你说这天幕背后是后世之人,而非神迹
朕说他是神迹就是神迹,你是上天的儿子还是朕是
马邑之谋是什么,他才不搞呢。
要打就直接打波大的。天幕不是都给他规划好了吗,先定一个小目标,先封个车骑将军,然后再直接封侯,完美。
至于卫青家的那个小外甥
即刻就给他进宫来。
管他是五岁还是七岁呢,朕说要让他当侍中伴驾,谁敢反对
汉武朝的臣子们都是人精,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拂了皇帝的心意。
再者说了,说实在的,由于天幕之中最后的那个宋王朝实在太过炸裂,说的人热血上头,就想干点什么痛殴一顿,既然天幕已然说了他大汉可以打赢匈奴,还是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打赢,又为什么要跟陛下做对呢。
他们陛下是什么人,他们心里还是很有点数的。
至于稍晚一些的汉武朝时空。
刘彻一把按住了蠢蠢欲动,想干点什么发泄心中憋屈的霍去病。
“你给朕老实呆着。”
一天三顿地给他灌补药
天幕方才是怎么说的来着
去,把天幕说的重视身体的那部分给朕抄上个十遍八遍的,以后这就是我大汉军律雷打不动的铁则。
霍去病
为什么他都二十了还要经历被罚抄的酷刑啊
至于刘彻本人。
看霍去病委委屈屈地去了,二话不说,登时便将自己的目光凝结在了眼前的小型天幕之上。
气死他了。
你宋朝皇帝都把人比作自己的卫霍了,还要冤杀将军,这是在做什么,是在败坏他的名声不成
想到天幕方才讲述的种种阴谋论,他就气得心梗。
他怎么会跟这种被丞相拿捏于股掌之中,对战事毫无坚持的卑躬屈膝之辈搭上关系,简直是太令人作呕了。
而且,竟然那什么辛弃疾,跟去病如此有渊源,竟然也是在他手中郁郁不得志,可恨,实在是太可恨了
他这便要洋洋洒洒写上一篇求贤诏书,阴阳怪气那什么狗屁宋高宗,就你这点破本事,竟然还有脸享用庙号是你们后世皇帝的庙号泛滥了不成
他爹都没庙号呢
你也配
只是
已为您进行转译。
转译成功,刘彻向u主发送一条消息烦请帮忙向赵构转达一条消息,朕觊觎你手下的岳飞等名将很久了,名将当配明君,像你这种怂包还是靠边站吧,让朕上还有,告诉他,两位大将军都是朕的大将军,让他不要沾边,朕觉得十分厌恶
刘彻
刘彻不敢置信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求贤诏书。
再看了一眼天幕之上这言简意赅,肉麻又瘆人,用词粗疏简单的句子。
是不是有哪里不大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