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虽然年纪轻轻,汉惠帝还是拥有了七个庶出的儿子。吕后便从其中随便挑选了一个做傀儡皇帝,是为西汉前少帝。而这位少帝却甚至没有在历史中成功留下自己的名字,是汉惠帝七个儿子之中,唯一一个名字不详的皇子。
纵观华夏历史,没有留下名字的皇帝,这也绝对是个独苗。值得铭记一下。
高后四年,前少帝被废,原因是因为这位少帝知道了自己并非张皇后所生,于是炸了,口出怨言,表示长大之后一定要报复回来。
哦,你也知道你现在没本事啊,只能口嗨一下这样。
于是吕后就让他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封建帝制的铁拳。
少帝被幽闭死,吕后又选了后少帝刘弘做皇帝。
吕雉,尤其是已经做了太后的吕雉听到天幕之中那位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孙子如此口出妄言,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我是只有一个儿子,可却不止你一个孙子,你算什么东西
前后少帝不过是吕后的傀儡,这段时期,被称作高后时期,汉代的纪年表也显示,在这段时期,以高后某年来纪年,因此,吕雉是实实在在的女主当政,而绝非垂帘听政。
而吕雉更是通过吕刘联姻,分封吕氏子孙以及让吕氏外戚执掌长安南北军等方式达成了吕氏外戚、刘姓诸侯王与汉初功臣集团的三方平衡。
在她的统治之下,汉朝继续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三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权力争夺却从未停止过。这种争斗随着吕后的衰老与体弱开始日趋白热化。在吕后病重之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吕雉对自己的几个侄子等人是什么性子最是清楚不过。
此言一出,就已经开始隐约为吕家的未来感到忧虑不已。
毕竟那些功臣集团都是陪着高皇帝一路打天下的能臣,非但长于用兵,韬略也绝不在人下。自己那几个侄子,还真不一定能是那些人的对手。
尤其是如果自己去世之后,没有人压制,恐怕更会气焰嚣张。
具有超一流的政治敏感性的一代政治好手吕后并非对此毫无预感,她在去世之前特意叮嘱自己的两位侄子,无须他们亲自送葬,定要守好南北二军,以防不测。
吕雉一语成谶。
功臣集团正是以北军为突破口,一举突破了吕氏外戚掌控的宫廷,发动了诛吕之变。
吕后尸骨未寒,功臣集团便已喋血长安,发动了宫廷政变,充分体现了一下自己作为汉初的一大势力强大的存在感。
吕氏外戚被连根拔起。
政变成功之后,接下来要头秃的,便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吕雉
她提醒了,但是提醒了个寂寞是吧。
吕雉简直有些怀疑人生。
为什么她周围的人,就没有一个是自己能带的动的呢
难道她事先的规划还不够缜密吗执掌南北二军的都是吕家人,怎么想都觉得能将宫廷护卫得固若金汤才是,怎么会这么轻而易举就给人攻破了
这合理吗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功臣集团拒绝选择原本在外面帮忙一起发兵的齐王一脉。原因无他,齐王已自成势力,且也有势力庞大的外戚作倚仗,因此齐王费心费力干了半天,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这也为后来的诸侯王之乱埋下了不忿的祸根。
功臣集团的这些勋贵们左思右想,终于扒翻出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势单力薄好掌控的山高皇帝远的代王。说干就干,长安立马派遣使者前往代国,邀请时任代王的刘恒前往长安做皇帝。
而刘恒此刻在干什么呢
没错,受限于西汉前期那并不发达的通信情况,代国宫廷连吃瓜都没吃上热乎的,甚至还没太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待京中来的使者,代国宫廷陷入了怀疑当中,就要不要去长安淌这浑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是的,没有听错,代国宫廷正在为要不要去坐一坐这从天而降的皇帝位而争论,这就是来自欧皇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