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所主持的皇明祖训其实内容是很多的,上到国政法律,下到出行仪仗,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朱元璋信心满满,不过自信嘛,一直是朱元璋的一个“良好”品德来着。
譬如他借着胡惟庸的案子永久性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上千年之久的制度从此告一段落,皇权终于得以至高无上,再无掣肘,成为了彻底意义上的“家天下”,这原本在朱元璋心中,是多么理所当然的美好蓝图啦。
但朱元璋可能想象不到,变态严苛之下,必有天才。
“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这句对联,大大咧咧被明朝内阁首辅挂在家中堂上。
虽然其权力之大主要靠的是自己天才般的政治手腕,但是明摄宗,这个戏称一般的庙号,仍旧是我们对于他权力及贡献的认可。
明朝十六位皇帝,却能凑出十七个庙号,正是拜其所赐。
哦,不对,咱judy也有两个庙号呢,所以是十八个。
朱元璋这次的怒火,远比听到朱棣造反还要愤怒百倍。
毕竟一个是自己家亲儿子,还有一个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官员,这让一直对官员保持一万颗警惕之心的朱元璋格外恼火。
他就知道,这些官员没有一个好东西。
他是废了丞相,那不是因为丞相制度他不好用吗
再说了,他都废了丞相,不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搞出一个“类丞相”的制度出来膈应他的
四方颂太岳相公还日月并明
你凭什么
大殿之内滴水成冰,一片寂静。
开什么玩笑呢,老头子肉眼可见地滋滋冒火,谁敢上去触这个霉头啊。
永乐朝
朱棣
他也没想过要有两个庙号的大可不必一直向他强调他是为了给后世不孝子孙的亲爹挪位子才被换的庙号
他倒宁可是朱高炽那小子自作主张给他改的。
这样他就能立马狠狠收拾一顿始作俑者了。
现在,鞭长莫及啊。
不过
内阁首辅,竟然能有如此大之权力他大明的子孙后代都是怎么回事。
懂了,一定是那个改了自己庙号的混蛋的后辈,跟他朱棣可没有半点关系
当然了,对于朱元璋所立祖训的打脸,明朝的后辈们一直在路上。
朱元璋最恨贪官污吏,但明朝之贪腐现象,那是蔚然成风,在华夏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朱元璋曾经定下宦官不得干政与读书的祖训,但是明代之宦官势力,足以与东汉、晚唐一争高下,还整出了一个“九千岁”。
俗话说的好嘛,想要遵循的祖训才是好祖训,不想遵循的祖训,那就是一沓厕纸。
朱元璋人已经气麻了。
他是让子孙严格按照祖训治国,你们竟然当他的祖训是厕纸
对此,明朝上到王侯,下到小吏皆有话要说。
毕竟也不是谁都跟他们那位大刀阔斧废除了丞相的祖宗一样勤奋的好吧。
每天处理上百件鸡毛蒜皮的事务,这谁受的了,自然是交给手下人去做了。
既然没了丞相,那他们也只有内阁文官与身边的宦官可以信任倚重咯。
官员们听着这天幕说他大明的贪腐现象,脸不红心不跳。
反正太祖早已入土不知道多少年了,前朝的剑管不了本朝的官
朝廷给的俸禄就这么一点点,真靠俸禄养家,早就饿死街头了吧。
再说了,一年到头的休息时间加起来才十来天,上朝还有被廷杖的风险,还在苦苦坚持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背后的利益了。
但若说到祖训的妙用,第一例还得看我们明成祖朱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