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匡胤的第一反应。
赵匡胤小小的脑袋简直是大大的疑惑。
他家哪里来的这个人
好嘛,这是登基之后连名字都改了啊
定然是得位不正心虚吧
而后才后知后觉。
当过后周的这官职的他家人,可不就是他家老三赵光义嘛。
果然,赵光义对于迁都之事百般阻挠,必然是舍不得他苦心孤诣方才在开封积攒起来的势力。
赵匡胤冷哼一声。
这一次,他不仅要迁都,还要让赵光义跟着旧都一起陪葬吧
他原本就已经对于皇位交给何人举棋不定起来,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也日渐长成,幼主即位之动荡可能已然降低到最低,不会再步后周的前尘,他自然是更偏向于自己的儿子的。
只是还有许多其他障碍需得一一扫平,生怕他大宋因此而朝局动荡,二世而亡可就不好了,因此一直还未下定决心。
感谢天幕,这次他可是彻底下定了自己的决心。
肥水不流外人田,亲弟弟那也是外人呢
而且
难怪之后他大宋的皇帝如此软骨头,甚至还半壁江山沦陷了,那一定是老三的后代,铁铁随了老三那家伙了
不管是不是吧,反正锅先扣上。
而且赵匡胤那是越想越觉得合理。
扯远了,赵炅,是不是听起来很陌生没错,宋太宗一生有三个名字,这是最后那一个。他的曾用名嘛,一开始是赵匡义,宋朝开国之后避其兄名讳而改名“光义”,因此最广为流传的那个朴素的名字是赵光义。
待他登基之后,可能是想到自己也是个皇帝了,凭什么还要用这个避过他哥的名讳的名字,遂又给自己改名为赵炅。
宋朝开国之后,作为时任皇帝的赵匡胤因为还要南征北战,毕竟还得一统中原呢是吧。
于是留守国都开封的重任只能交给自己的弟弟。
建隆二年,赵光义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开始了其长达十三年的开封府尹生涯,其官署更是号称为“南衙”。
其间更是趁着他哥不经常在京师,广泛结交各路豪杰,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
赵匡胤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当了那个给他人做嫁衣裳的大冤种。
听起来怎么好像他在给赵光义那家伙打白工呢
到底谁才是皇帝
赵匡胤简直是出离愤怒了。
“让赵光义给朕滚进宫来”
在自己府中的赵光义早已面如土色。
虽然他确实一直对那个至尊之位心存觊觎,既然他哥可以,凭什么他就不行呢
但心有觊觎是一回事,被大咧咧地摊到太阳底下来又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
天幕还实锤他使用了阴谋诡计,他哥焉能不震怒。
赵光义忍不住在心头盘算起来,自己要如何才能逃过这一劫。